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晚期乳腺癌患者耐药怎么办?

2024-03-16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非原创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2023年11月17日,阿斯利康的AKT抑制剂Truqap(Capivasertib)在美国FDA获批,可与氟维司群联合使用,治疗符合特定条件的乳腺癌患者。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AKT抑制剂,它的获批为HR+/HER2-晚期乳腺癌带来了新选择。


激素受体阳性是乳腺癌里面人数最多,也是整体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类亚型(经常缩写为HR+亚型),约70%的晚期乳腺癌都属于这种。


由于这类乳腺癌细胞生长依赖于雌激素信号,因此无论早期还是晚期患者,抑制激素信号的内分泌治疗都是最主要的手段。目前一线最主要的两类内分泌药物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比如他莫昔芬)和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对于早期患者,内分泌治疗可以减少复发,提高治愈水平,对于晚期患者,内分泌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存时间。


科学家并没有停止脚步,随着靶向药和免疫药的到来,现在乳腺癌的治疗已经越来越多使用联合用药。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而言,就是进入了所谓的“内分泌+”时代。由于晚期患者单用内分泌治疗会出现耐药,“内分泌药+靶向药”的组合疗法渐渐成为主流和标准疗法。


最近几年,对这些患者影响最广泛的靶向药就是CDK4/6抑制剂。CDK4/6是控制细胞复制和分裂的关键基因,也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重要原因。使用内分泌治疗后,CDK4/6信号通路被激活,能补偿细胞生长信号。临床证明,同时使用“CDK4/6抑制剂+内分泌治疗”的组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存期。



图片


在内分泌疗法和CDK4/6抑制剂的帮助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但对于晚期患者而言,往往最终还是会出现耐药和疾病进展。这个时候,雌激素受体降解剂,比如氟维司群是一种常见选择。但除此之外,她们应该如何治疗,依然是很大的临床挑战。


不断出现耐药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癌细胞的持续进化:在雌激素信号和CDK4/6信号被抑制了以后,它们又激活了别的生长信号通路,再次绕过药物的控制,产生耐药。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耐药通路,就是PI3K-AKT-mTOR。


PI3K-AKT-mTOR通路


PI3K-AKT-mTOR是控制细胞生长最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



图片


这条通路有4个最重要的成员,分别是PI3K、AKT、mTOR和PTEN。其中PI3K、AKT和mTOR是就像连接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在细胞需要生长的时候,上游的PI3K率先被激活,然后它会往下传导信号,激活AKT,而AKT作为重要的“中间商”,会转头激活下游的mTOR,从而传递生长信号,刺激细胞生长和耐药。PTEN是通路的刹车,主要作用是抑制AKT被激活,防止过度活跃。


大家可以猜到,在癌细胞里面,为了刺激生长,PI3K、AKT和mTOR的功能往往被增强,而PTEN的功能会被削弱。癌细胞的生长旺盛,追求的就是加大油门,减少刹车,疯狂前进!


研究发现,这条通路不仅对癌细胞生长很重要,也是常见的耐药原因。很多癌细胞被药物抑制住生长后,会进一步激活PI3K-AKT-mTOR,从而弥补生长信号不足,继续存活,继续生长。


乳腺癌也不例外。在50%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和25%的三阴乳腺癌中,这条通路都是被激活的。包括很多的耐药患者。


图片


理论上,如果我们能开发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就有可能改善耐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很多靶向药被开发了出来,进入临床研究,有些已经上市。


在乳腺癌中,首先上市的是mTOR靶向药依维莫司。2012年,它在美国获批上市,和依西美坦联用,治疗一线内分泌治疗后耐药的乳腺癌患者。研究发现,加上依维莫司后,比单独使用依西美坦效果更好,提高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接着上市的是针对PI3K的靶向药Alpelisib。有些乳腺癌患者直接携带了PI3K相关基因的突变,因此这条通路活性很高,容易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但同时也比普通人更依赖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2019年,Alpelisib在美国上市,用于和氟维司群联合,治疗PI3K相关基因突变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


依维莫司和Alpelisib目前都已经是各种对应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指南里推荐的药物。


上游的PI3K和下游的mTOR都有药了,就差“中间商”AKT了。AKT是这个信号通路承上启下的焦点,开发针对它的靶向药有着重要价值。很多案例都证明,抑制通路不同位置的蛋白,疗效和副作用都是有区别的。对比PI3K和mTOR靶向药,AKT抑制剂会带给医生和患者更多选择。


比如,PTEN突变的乳腺癌,虽然通路被激活,但机理决定了它天然就会对PI3K靶向药耐药,而下游的AKT抑制剂或mTOR靶向药则可能起效。


除了刚刚获批的Capivasertib,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10个AKT抑制剂进入过临床研究,针对的肿瘤类型各种各样,其中乳腺癌是重点研究对象,尤其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积累了大量数据。


AKT抑制剂


针对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PI3K-AKT-mTOR通路靶向药研究来说,医生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使用CDK4/6耐药后的患者,用“靶向药+内分泌”的治疗方案还能不能获益?



因为无论是mTOR靶向药也好,PI3K靶向药也好,虽然已经上市,但当年开展临床试验的时候,CDK4/6抑制剂还不是标准疗法,因此研究中患者使用很少。时过境迁,现在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已经广泛使用CDK4/6抑制剂,在这种情况下,耐药后患者用PI3K-AKT-mTOR通路靶向药效果如何,依然是很大的问号。正因为如此,有PI3K靶向药已经开启了新的临床研究,专门招募CDK4/6耐药后的患者。


AKT抑制剂的开发过程也是如此。


2022年,《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公布了2期临床数据,显示AKT抑制剂Capivasertib联合氟维司群,通过对AKT通路的抑制作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当年入组患者人数有限,另外很多也没有用CDK4/6抑制剂。


为了在更多使用过CDK4/6抑制剂的耐药患者中测试效果,多个AKT抑制剂包括Capivasertib、Ipatasertib等先后开启了针对性的大规模3期临床试验。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在一线治疗耐药后,使用Capivasertib联合氟维司群,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也提升了生活质量。重要的是,无论患者是否使用了CDK4/6抑制剂,是否有肝转移和骨转移,患者都可以获益;总生存率的结果也能看出积极的趋势。Capivasertib在FDA给予优先审批6个月后就正式获批上市,正是因为这个数据。


图片

图片


其他AKT抑制剂也正在类似群体中进行研究,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次公布的数据还有一点引起关注,那就是药物副作用确实不同。AKT抑制剂的常见副作用是腹泻、皮疹和恶心呕吐,而PI3K靶向药常见的高血糖和mTOR靶向药常见的口腔溃疡,在这次研究中都低了不少。对于这个结果,目前有两个主流猜想,一是因为AKT靶点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二是因为改良的给药方式:在这次研究中,科学家对Capivasertib使用了“间歇性给药”的方法,每周吃4天,歇3天。因为以往研究发现这样似乎能在保持疗效的同时,降低副作用。


展望


肿瘤的治疗,经常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再高一尺。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我们发现了它们对激素通路的依赖,为此开发了内分泌药物(本质也是靶向药)。但有些肿瘤细胞为了生存激活了CDK4/6通路,引发了耐药。于是我们又开发了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药物一起来抑制。结果,有的肿瘤细胞又激活PI3K-AKT-mTOR通路,再次耐药。对此我们又开发了抑制这个通路的靶向药,看起来此次AKT抑制剂+内分泌药物的组合疗法,有望成为二线治疗的新标准。


由于癌细胞是自身细胞进化的产物,想要彻底消灭所有的晚期癌细胞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们总在改变,会想尽一切办法活下来。但如果能在科学指导下的变换药物,很多晚期患者也能获得长期生存。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而言,各种靶向药的选择是目前最需要关注的重点。


晚期乳腺癌曾是绝症,但一代又一代内分泌药物、靶向药、免疫药、抗体偶联药物的出现,已经让越来越多患者高质量地生存。期待更多的好消息。


来源:菠萝因子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