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5 ESOC | 华山特约】急性脑静脉血栓后延长口服抗凝治疗的研究:EXCOA-CVT集群随机试验的12个月结果

2025-05-21作者:壹生君资讯
原创

WechatIMG2607.jpg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血管组 孙春鸣 董漪


2025年5月21日 第11届ESOC第一天大会上,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Diana Aguiar De Sousa教授汇报了该研究结果。

图片9.png


发生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CVT)后,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再发风险会增加。最新的ESO指南推荐建议在CVT后使用3-12个月的口服抗凝药物来预防可能发生的静脉栓塞事件,但证据质量偏低,因为所有的研究均为观察性研究且有着很高的偏倚风险。因此,CVT后抗凝时程有待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短期(3-6个月)与长期(12个月)抗凝治疗在预防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后静脉血栓栓塞(VTE)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总时长为24个月。


研究设计:国际、多中心、前瞻性、平行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无法开展随机对照研究或者已有预先设定的治疗流程的中心被分配进行观察性研究。已于2023年底提前终止。


主要有效性结局


✦症状性和确诊的致死性或非致死性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 复发CVT

  • 下肢/上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腹部静脉血栓形成


主要安全性结局


主要安全性结局:

✦出血事件(ISTH标准)

  • 主要出血事件

  • 临床相关的次要出血事件

✦死亡

  • 血管性死亡(VTE相关、心源性死亡和出血)

  • 非血管性死亡

  • 原因不明

所有结局指标在随访6、12、18和24个月时进行评估。


次要结局


  • 复发性CVT

  • 其他非脑部VTE

  • 动脉血栓事件

  • 新发VTE(包括复发性CVT、肢体DVT、PE和内脏静脉血栓形成)或主要出血事件(lSTH标准)


入组标准


✔≥18岁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证实的CVT

✔CVT诊断不超过1个月

✔临床病情稳定,能够停止肠外抗凝并启动急性期后抗凝治疗

✔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需要长期口服抗凝的情况

✘抗凝药物禁忌证/已知过敏

✘需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或其他明显干扰抗凝效果或INR的药物或疾病

✘由于既往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导致预期寿命小于2年

✘未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龄期女性

✘孕妇或哺乳期女性


样本量及数据分析


✦以减少50%的VTE复发为目标,假设α=0.05,80%检验效能,lCC=0.1,脱落率3%,需要198个中心和1498名患者。


✦主要分析采用意向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图片10.png

本研究启动于2014年3月,涵盖来自21个国家的43个中心,共计460名患者被纳入随机研究组。由于资金短缺,2023年11月开展了指导委员会会议,提前终止入组。


本研究共计纳入1269名CVT患者,其中460名纳入了随机研究,809名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对于短期抗凝组,223名患者进行集群随机试验,292名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对于长期抗凝组,226名患者进行集群随机试验,512名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


图片11.png


集群随机研究组的基线两组患者存在一定的基线差异。相比于长期抗凝组,短期抗凝组的患者多来自中等收入国家,多有实质病灶。在风险因素和治疗方法上,短期抗凝组更多使用直接口服抗凝剂而不是维生素K拮抗剂,但两组之间的主要有效性结局无显著差异。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有症状和确诊的致死性或非致死性VTE发生率,在短期抗凝组4.0%,长期抗凝组3.1%,aOR=1.21(0.35-4.23),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同样,主要安全性结局也无显著差异。死亡率方面,短期抗凝组0.4%,长期抗凝组2.2%,aOR=0.43(0.09-2.38)。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同样次要结局方面,也均无显著差异。


接下来,作者展示了观察性研究结果。基线数据方面两组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的基线差异。相比于长期抗凝组,短期抗凝组的患者年龄更大,女性占比更多,多来自高收入国家,发病时失语占比更高,偏瘫和癫痫占比更少,更少有实质病灶。在CVT风险因素和治疗方面,短期抗凝组的隐源性CVT占比更少,起始治疗更多采用直接口服抗凝剂而不是维生素K拮抗剂。


图片16.png


主要有效性结局也无显著差异。有症状和确诊的致死性或非致死性VTE发生率,在短期抗凝组1.0%,长期抗凝组2.7%,aOR=0.54(0.14-2.22)。另外,主要安全性结局及次要结局也无显著差异。其中死亡率方面,短期抗凝组0.7%,长期抗凝组3.3%,aOR=0.36(0.08-1.77)。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本研究是第一个CVT后抗凝时程的国际多中心集群随机试验,具有广泛的地域代表性,同时纳入了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参与者。本研究纳入多样化的患者群体和切合实际的治疗分配反映了真实的临床环境,基于目前证据,抗凝时程长短与患者临床结局相关性不大,当然后续亚组及分层研究仍有待于继续探索。


图片19.png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在随访12个月进行中期分析

  • 试验过早终止,结果事件总数低,限制了效能和准确性

  • 尽管进行了统计调整,但参与中心和医疗系统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影响结果

  • 开放标签设计可能在结果报告中引入偏倚

  • 结果没有集中裁决

  • 切合实际的集群随机设计可能引入残余混杂

图片20.png


研究结论


  • 在这项国际集群随机试验中,在前12个月的随访中,短期(3-6个月)和长期(12个月)抗凝治疗在VTE复发或大出血的风险方面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

  • 无永久抗凝指征的CVT患者在CVT后的前12个月内静脉血栓栓塞复发的风险低于预期。

  • 长期抗凝组观察到更高的血管性死亡率。

  • 前瞻性观察队列的结果与集群随机试验一致。

  • 延长抗凝治疗可能不会使CVT患者有早期临床获益。

  • 临床实践中应支持个体化抗凝治疗持续时间的共同决策。

  • 完整的24个月数据将提供对长期结果和复发风险的进一步了解。

图片21.png

图片22.png

END


(原创内容,转载需申请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