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
点我一键到达清单列表
1、11月11日,《柳叶刀》(Lancet)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接种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4期试验。这项研究目前的短期随访数据表明,同时接种新冠疫苗与灭活流感疫苗没有引起安全问题,两类疫苗的抗体反应没有减弱。
研究者在英国12个研究中心招募了679名已经接种过一剂BNT162b2新冠疫苗或ChAdOx1新冠疫苗的参与者,按1:1随机分组:同时接种第2剂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第0天);或先接种第2剂新冠疫苗(第0天),3周后(第21天)再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包括三款灭活疫苗,分别为MF59C佐剂三价疫苗,或细胞四价疫苗,或重组四价疫苗,根据患者年龄选择适用疫苗。研究期间,研究团队多次收集副作用报告,以及血液样本以评估免疫反应。最后一次随访时间为第42天。
相比仅接种第2剂新冠疫苗和安慰剂,同时接种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大部分“疫苗组合(ChAdOx1新冠疫苗+细胞四价流感疫苗、BNT162b2新冠疫苗+细胞四价流感疫苗、BNT162b2新冠疫苗+MF59C佐剂三价流感疫苗、ChAdOx1新冠疫苗+重组四价流感疫苗)”在7天内的全身反应没有显著更多(达到非劣效性);同时接种ChAdOx1新冠疫苗+MF59C佐剂三价流感疫苗,或BNT162b2疫苗+重组四价流感疫苗,报告副作用的人有所增加,全身反应率分别相对多10.3%和6.75%。整体而言,参与者报告的副作用大多为轻度或中度。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疼痛和疲劳。此外,同日在不同手臂上接种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对两种疫苗的免疫反应都没有负面影响。97%参与者表示,他们愿意在将来同日完成两种疫苗接种。
2、11月2日,《胸》(CHEST)在线发表了肺炎严重性指数(PSI)和 CURB-65 作为SARS-CoV-2所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死亡率的研究。研究表明,PSI和CURB-65可以相对预测SARS-CoV-2 CAP和非SARS-CoV-2 CAP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在SARS-CoV-2 CAP患者中,将D-二聚体或降钙素原纳入PSI或CURB-65并不能改善两种评分的预后表现。
该研究对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8家成人医院的SARS-CoV-2 CAP患者和非SARS-CoV-2 CAP患者进行了二次分析。
结果显示,SARS-CoV-2 CAP患者住院病死率为19%,非SARS-CoV-2CAP患者住院病死率为6.5%。对PSI评分进行ROC分析,SARS-CoV-2 CAP患者和非SARS-CoV-2 CAP患者的AUC值分别为0.82(95%CI为0.78~0.86)和0.79(95%CI为0.77~0.80)。对于CURB-65评分,ROC曲线分析显示SARS-CoV-2 CAP和非SARS-CoV-2 CAP患者的AUC值分别为0.79(95%CI为0.75~0.84)和0.75(95%CI为0.73~0.77)。在SARS-CoV-2 CAP中,加入D-二聚体(最佳截止值1813 µg/ml)和降钙素原(最佳截止值0.19 ng/ml)到PSI和STRET-65中对预后表现的改善微乎其微。
3、11月11日,《欧洲呼吸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6周方案治疗中国农村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保护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表明,利福喷丁加异烟肼(每周两次)治疗LTBI的6周方案可作为中国人群结核病控制的一种可选方案。
该研究入组了(2015年)1298例接受6周方案治疗及1151例未接受治疗的年龄在50~70岁之间的农村受试者,并进行了5年随访,进一步评价利福喷丁加异烟肼(每周两次)共6周方案的保护效果。
结果显示,未治疗对照组发病率为0.49/100人·年(95%可信区间为0.30~0.67),治疗组发病率为0.19/100人·年(95%可信区间为0.07~0.32),保护率为61.22%。亚组分析显示,在基线干扰素-γ(IFN-γ)水平处于最高四分位的参与者中,按方案分析的保护率为76.82%(≥3.25 IU·ml−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体质指数<18.5 kg·m2和肺纤维化病变者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的危险性增加,校正后的风险比(AHR)分别为3. 4(95%CI为1.20~11.00)和5.99(95%CI为2.20~16.27)。此外,IFN-γ水平越高的个体,发生结核病的风险就越高(AHR为2.27,95%CI为1.13~4.58)。
4、11月11日,《欧洲呼吸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一项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药物暴露、二线药物敏感性及治疗反应的前瞻性研究。研究表明,结核病药物的目标达标率与治疗反应有关。分类与回归树(CART)得出的阈值可能在未来的随机对照研究中作为早期剂量调整的目标,以改善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结果。
该研究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药物暴露和二线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多因素分析研究药物暴露和药物敏感性对痰培养转阴率和治疗结果的影响。采用CART分析用于确定使用世卫组织推荐方案患者中的关键预测因素及其临床目标。
该研究入组了19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结果显示,药物暴露和相应的药物敏感性目标达标率差异很大,乙胺丁醇为0%,利奈唑胺为97%,而氟喹诺酮类药物两个月痰培养转阴率较高并且效果较好。氟喹诺酮类药物、利奈唑胺和吡嗪酰胺的高暴露值与痰培养转阴提前相关。CART分析选择莫西沙星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31,利奈唑利AUC/MIC为287,作为接受相同A组方案的患者6个月痰培养转阴的最佳预测因子。
5、11月2日,《胸》(CHEST)在线发表了中国学者一项关于慢性呼吸道症状与心血管疾病(CVD)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青年时期的慢性呼吸道症状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中年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有关,与既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和肺功能无关。研究者指出,识别青壮年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可能有助于提供有关未来心血管健康的预后信息。
该研究使用了CARDIA队列研究的数据,纳入了年龄在18~30岁的4621名参与者。通过连续两次检查中的呼吸症状问卷确定慢性呼吸道症状。CVD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在30年的随访中被判定。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慢性呼吸道症状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为30.9年,发生心血管事件284例(6.15%),死亡378例(8.18%)。经人口学、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肺功能等多因素调整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比(95%CI)分别为呼吸道症状1.51(1.18~1.93)、咳嗽、咳痰1.57(1.18~2.09)、喘息1.31(1.01~1.68)、呼吸急促1.73(1.25~2.41)及胸部疾病1.32(1.01~1.71)。在全因死亡率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与有0个呼吸道症状相比,有3~4个呼吸道症状CVD的风险比(95%CI)为1.97(1.34~2.91),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比为1.75(1.23~2.47)。在各种敏感性分析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小璐编译,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