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放”眼看前沿】SBRT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癌可获益

2025-08-07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微信头图.jpg







“放”眼看前沿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教授团队共同打造“放眼看前沿”专题栏目,与肿瘤领域医生分享放疗领域前沿进展。专栏内容于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微信公众平台、壹生APP实时更新,期待您的持续关注与传播!







第二十六期文献学习




标题:肝细胞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索拉非尼对比单纯索拉非尼的Ⅲ期临床研究(NRG/RTOG1112)



本期目录



本文精要


研究简介


专家点评


学后练习


原文链接



本文精要

本研究显示局部晚期肝细胞癌(HCC)接受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患者中位总生存(OS)期达15.8个月,较单药索拉非尼组(12.3个月)延长3.5个月(HR=0.77,P=0.06),多因素校正后OS期显著改善(HR=0.72,P=0.04)。联合组无进展生存(PFS)期提升至9.2个月(单药组5.5个月,HR=0.55,P<0.001),癌栓缓解率提高4倍(38%对9%)。两组3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相近(47%对42%)。研究显示SBRT在局部晚期HCC综合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简介


研究背景





局部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单纯系统治疗肝内失败比例高。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HCC有效且安全,其有效率在70%~90%。索拉非尼是HCC标准的系统治疗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SBRT联合索拉非尼对比单纯索拉非尼能否改善患者预后。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分组、Ⅲ期临床研究。主要纳入标准包括:(1)经组织学、CT或MRI影像证实的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B或C期的HCC;(2)不适合手术、消融或经动脉化疗栓塞;(3)Child-Pugh A级,血小板≥60×10⁹/L。主要排除标准包括:(1)肝内肿瘤数量>5个、肿瘤直径总和>20 cm、转移灶最大径>3 cm;(2)既往接受过放疗或放射栓塞治疗。采用分层随机将患者1:1随机分配至索拉非尼单药组或SBRT+索拉非尼联合治疗组。SBRT:27.5~50 Gy,分5次照射,疗程5~15天。主要研究终点是OS期,次要研究终点是PFS期、癌栓缓解率、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疗效评价采用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1.1。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


计划入组368例肝细胞癌患者,因HCC标准一线系统治疗方案改变而提前终止入组,最终纳入177例(索拉非尼单药组92例,SBRT+索拉非尼组85例),全组中位年龄66岁,男性占84.7%(150例),74%存在大血管侵犯(131例),82%为BCLC C期(145例),59.9%伴肝炎病毒感染(106例),中位肿瘤最大径总和为7.8 cm(表1)。SBRT中位剂量为35Gy/5次。20.7%(19例)单药组患者停药后接受放疗。


表1  基线特征(点击查看大图)

微信截图_20250611140802.png



总生存(OS)期和无进展生存(PFS)期


中位随访13.2(0.4~91.3)个月。联合组较单药组中位OS期呈现延长趋势(15.8个月对12.3个月;HR=0.77,90%CI 0.59~1.01,单侧P=0.06,图1A)。经Cox多因素分析校正(校正因素包括体能状态、MVI分型、是否转移及肝功能),SBRT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显著改善OS期(HR=0.72,95%CI 0.52~0.99,P=0.04)。亚组分析进一步显示,男性、分期为T3/T4、BCLC C期、乙型肝炎或合并丙型肝炎感染、Vp3/Vp4/下腔静脉受累及肿瘤占肝脏的比例≥10%的患者OS获益可能更为显著。


联合组中位PFS期显著改善(9.2个月对5.5个月;HR=0.55,95%CI 0.40~0.75,双侧P<0.001,图1B)。Cox多因素分析显示,SBRT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显著改善PFS期(HR=0.55,95%CI 0.40~0.75,P<0.001)。


图片2.png

图1  生存曲线(点击查看大图)



癌栓缓解率


在131例合并癌栓的患者中,联合治疗组和索拉非尼单药组的癌栓缓解率分别为38%和9%(P<0.001);癌栓控制率分别为75%和45%。



毒副反应


联合组和单药组分别有23例(27%)和12例(13%)患者因毒副反应(AEs)而终止治疗。联合组≥3级治疗相关AEs为47%(39例),单药组为42%(37例),两组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52)。


结论





局部晚期肝细胞癌,在索拉非尼治疗基础上联合SBRT,PFS期明显延长,OS期有获益趋势。




文章解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宋卓

内容审核: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郑宣

通讯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滕悦



专家点评


RTOG1112研究入组正在进行期间,一线系统治疗被靶向免疫治疗取代,导致入组困难而提前终止。样本量不足,使检验效能下降,主要研究终点OS期有获益趋势(P=0.06),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经多因素分析校正后,SBRT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方案可使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28%(P=0.04),具有统计学差异。该研究显示,局部晚期肝细胞癌,在索拉非尼治疗基础上联合SBRT,PFS期明显延长,OS期有获益趋势。而在某些特殊患者人群中,SBRT的生存获益更显著,如Vp3/Vp4/下腔静脉受累的患者。


另外,该研究对未来肝癌放疗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①本研究中,SBRT+索拉非尼组中SBRT的生物有效剂量(BED)偏低。本研究仅18%的患者接受了BED10≥80 Gy的SBRT治疗,处方剂量波动较大,可能影响疗效。局部晚期HCC肿瘤负荷较大,SBRT不是唯一选择。在保证危及器官安全的情况下,常规分割、大分割放疗可能给予更高的BED。


②近年来系统治疗发展迅速,靶向+免疫、靶向+双免疫、双免疫等治疗方案逐渐涌现,未来探索不可手术HCC的综合治疗中,应充分考虑系统治疗的合理性。


③不可手术HCC的综合治疗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如介入+放疗联合靶免、放疗联合靶免等的合理选择,肝癌的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如何进行有机融合,是延长患者生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本研究的部分评论内容以致编辑的信(Letter to the editor)的方式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详见DOI:10.1001/jamaoncol.2025.0516。



点评专家简介



王洪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腹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与研究。主持北京市医管局研究项目。发表SCI论文10余篇,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编写《消化系统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肝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论著。



专栏领衔专家介绍







 王维虎 教授

博士、博士后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科主任 

主编《中国原发性肝细胞癌放射治疗指南》

主编《消化、头颈、胸部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系列丛书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肝癌放疗学组  组长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肝癌放疗学组  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科医师(技师)分会  副会长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消化道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在《癌细胞》(Cancer Cell)、《美国医学会·外科学》(JAMA Surgery)、《肝病学》(Hepatology)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团队介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肿瘤的规范化诊治,个体化放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科室以“团结创新,至仁至精”为科训,通过具体项目带领全科进步,借助规范提升临床和科研水平,并努力实现肿瘤领域引领和示范作用。团队年收治新患者约5000例,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50余项,在研各类课题24项,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外科学》(JAMA Surgery)、《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肝病学》(Hepatology)、《国际放射肿瘤学·生物学·物理学杂志》(IJROBP)、《放射治疗学及肿瘤学》(Radiother Oncol)等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多篇,并主编了《恶性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系列丛书。

整理: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