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张力教授团队公布复发/转移鼻咽癌长期生存研究结果

2021-10-15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原创

2021年10月10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主导的全球首个针对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Ⅲ期临床研究(GEM20110714研究)的最终生存数据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CO)上刊登。


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随访时间最长、生存数据最成熟的研究报道,该研究也进一步巩固了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在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治疗中的优选地位,奠定了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总生存的新标准。


微信图片_20211013104634.jpg


微信图片_20211013104636.jpg

张力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博导,肺癌首席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肺癌的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项目负责人

“广东瘤”威胁我国患者生存,鼻咽癌引发全球学者关注

鼻咽癌是中国特色病种,在国际上也被称为“广东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以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省最多。近几年,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和放化疗综合治疗的应用,鼻咽癌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达到80%以上,相较其他肿瘤来说,鼻咽癌的总体预后较好。但是当鼻咽癌患者出现转移或者复发,治疗选择有限,患者的总生存期不理想。如何提高这部分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生存期,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学者关注的话题。


当年PFS数据一经披露,就得到ASCO口头报告并入选最佳研究

此前,GEM20110714研究已于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过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结果并入选当年ASCO最佳研究(当时中国医学论坛报就进行了现场报道:张力教授研究为鼻咽癌化疗再添新证);


研究随后也发表在医学顶级杂志《柳叶刀》上(跟踪报道:张力教授研究于《柳叶刀》主刊发表!亲历“10+10”快速通道!),结果证实GP方案相比于传统的氟尿嘧啶联合顺铂(FP)方案,可显著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达45%,但FP组后线挽救治疗依然可以采用吉西他滨,且免疫治疗开始进入鼻咽癌的治疗领域,一线GP方案的PFS期获益能否转化为患者的最终OS期数据依然未知。


张力教授带领团队保持专注研究,长期生存随访后得到OS数据再次引发关注

针对该科学问题,张力教授团队后续进行了长期的生存随访,并对患者后续治疗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OS数据于2020年入选了ASCO壁报讨论并于近日正式发表在全球顶尖肿瘤学术期刊《JCO》上,引发全球同行广泛关注,对鼻咽癌一线治疗和后续临床研究设计影响深远,临床意义重大。


该研究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牵头(主要研究者:张力教授),联合全国共22个中心,共招募362名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经过近10年的入组、治疗、分析和随访,扎实地探索了如何提高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过69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尽管两组的后续治疗比例和方案相似,GP组依然得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生存延长:相比与FP组,GP组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1.5倍(从7.8%提高到19.2%),3年生存率提高了52%(从20.4%提高到31.0%),整体死亡风险降低了28%。限制性平均生存期,GP组为33个月,FP组为25个月。


图片


5年无进展率方面,GP组为7.6%,而FP组为0,提示部分患者可以通过GP方案治疗后获得长期的疾病控制而无须其他抗肿瘤治疗。


研究还分析了5年生存(临床治愈)患者的潜在特点,包括化疗后EB病毒快速清零和基线EB病毒的血清载量为零。另外,在35个5年生存的患者中,有4个患者在后线接受了抗PD-1免疫治疗后取得超过2年的疾病控制,提示部分鼻咽癌患者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该研究建立了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一线治疗生存数据的新标杆,为这部分患者一线治疗选择提供了更丰富的医学证据。

“广东方案”造福国人,更将影响力扩展到全球


张力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是我们自己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鼻咽癌治疗的“广东方案”,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方案不但能够造福广东患者,目前已经被中国、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多国指南作为鼻咽癌一线治疗的唯一的I类证据推荐方案。


针对鼻咽癌的免疫治疗领域,今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瑞华教授和张力教授也相继发表了重要研究结果,结果分别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JCO)和《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杂志上。最后,该研究还探索了复发/转移鼻咽癌的重要预后因素,包括基线EB病毒量、肝转移和患者体能状态,这个结果将为未来鼻咽癌临床试验设计以及临床实践优化患者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力教授  审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