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EUROPACE: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极早期有症状复发与晚期复发相关【心血管研究展播】

2024-04-1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极早期有症状复发与晚期复发相关

发表期刊:欧洲起搏、心律失常和心电生理学期刊》[Europace,IF(2022):6.1]

通讯作者:桑才华、马长生

第一作者:王震

主要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推荐理由


近期研究显示“空白期”内复发与3个月后复发显著相关,但极早期(48小时内)症状性复发(VESR)对3个月后复发的影响很少有报道。本研究基于中国房颤注册研究(CHINA-AF)患者数据发现VESR患者的晚期复发风险比其他患者高。



研究解读


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RFCA)后,极早期(48 h内)症状性复发(VESR)对晚期(射频消融后3个月)复发(LR)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射频消融后患者VESR与LR的关系。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首次接受射频消融的6887例房颤患者,且均登记于中国房颤注册研究(CHINA-AF)。根据VESR和早期(RFCA后48 h至3个月)复发(ER)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A组(无VESR,无ER);B组(VESR但无ER);C组(ER但无VESR);D组(VESR和ER)。330例(4.79%)患者经历了VESR(B组和D组)。


分组后平均随访14.7个月,Kaplan-Meier曲线显示VESR患者的LR风险高于其他患者(log-rank,P < 0.001),在阵发性(log-rank,P < 0.001)和持续性(log-rank,P < 0.001)房颤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P = 0.118)。多因素分析显示,VESR组患者的LR风险高于其他患者(log-rank,P < 0.001),并且在阵发性(log-rank,P < 0.001)和持续性(log-rank,P < 0.001)房颤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P = 0.118)。B、C、D组LR风险分别增加2.161倍、5.409倍和7.401倍。此外,与A组相比,VESR-房性心动过速和VESR-AF组LR风险分别增加3.467倍和5.564倍。 在VESR患者中,基于ER和VESR模式的分类提高了LR风险的预测潜力。简言之,极早期症状复发与LR风险增加相关。


本研究“Very-early symptomatic recurrence is associated with late recurrence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于2023年7月发表在《欧洲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杂志,影响因子6.1



专家点评


马长生教授:
在空白期内房颤复发是房颤3个月后复发的预测因素之一,这表明需要对空白期的复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既往研究表明,在空白期内首次复发事件发生越晚,LR风险越高。在1个月,2周,1周内复发的患者已被证明具有显著较高的LR风险。另有研究报告,在阵发性AF患者中,大多数AF发作是无症状的。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进行2天内的症状性复发是否与LR风险相关。


我们的研究表明,VESR患者的LR风险在阵发和持续房颤患者中均显著增加。此外,在VESR患者中,基于ER和VESR模式的分类提高了LR风险的预测潜力。


指南建议射频消融后的抗凝策略应基于CHA2DS2-VASc评分,但证据并不包括随机临床试验。不同的医生在空白期后的抗凝看法仍有所不同。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可以考虑在没有 AF 复发的患者中停止抗凝药物,因此对于空白期后患者来说,抗凝策略选择或许不仅需要考虑CHA2DS2-VASc评分,还需要考虑LR风险,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最近的研究表明,超空白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可以减少心律失常复发。然而,关于空白期后是否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实践各不相同,但LR风险是需纳入考量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评估LR风险,或许有望帮助医生制定更适宜的节律监测、抗凝和抗心律失常策略。



作者介绍


图片3.png
通讯作者

马长生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委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首席专家、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领军人才。建立了我国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规范,创新了一系列导管消融技术和方法,如右前斜位45度透视下房间隔穿刺、右前斜位30度透视下放置冠状窦电极导管、倒U形导管塑形消融右侧旁路、右侧心外膜旁路的识别与消融方法以及主动脉无冠窦房速的三维标测与消融等,其中许多技术成为该领域的技术操作标准。应邀至国内260余家医院协助开展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直接培训了数百名技术骨干,其中多数已成为心脏电生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主编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图谱》《介入心脏病学》等大型教科书为心脏电生理医生必读书目,为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推广普及和技术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②开创了我国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事业,并推动其发展至国际一流水平。马长生教授于1998年完成国内首例房颤导管消融术,并在10余年间系统建立了我国房颤消融的技术和方法,创新性地提出单导管法隔离肺静脉和“2C3L”治疗慢性房颤等术式,并推广至国内100多家医院,使房颤导管消融操作时间和花费减少20%以上,安全性和有效性达到欧美领先中心水平。为了实现房颤导管消融器械国产化,降低医疗费用,并牵头研制成功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磁定位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③积极开展临床研究,推动我国电生理学科的学术发展。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房颤基础、临床与应用研究,心血管病预防与管理以及实效研究(outcome research)等,为这些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组织全国上百家单位联合开展心血管临床研究,成功获批国家首批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现任中心主任;同时任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系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心血管著名期刊Circulation副主编,PACE主编,Circulation AE、Europace、JICE、CMJ等国内外30余种学术期刊编委,北京市科委心血管领域“领衔专家”(2011-2015,2016-2020)。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北京学者”、“卫健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层次卫生技术领军人才”、“推动北京创造的科技人物”、“首都健康卫士”,曾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图片6.png
通讯作者

桑才华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心律学会常务委员。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心律失常介入)导师。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核心带教术者。擅长各种复杂快速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房速、阵发性室上速以及室速/室早)的导管消融以及左心耳封堵术。近年来,个人完成心律失常导管消融超过1500例/年,其中房颤导管消融约800例,室早、室速(包括各种复杂高危器质性室速、室颤、心外膜室速)消融在500例以上,实战经验丰富。常规心腔内超声指导下行各类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践行绿色电生理,99%的病例已实现零曝光。擅长零射线消融治疗孕妇及儿童复杂心律失常。参与组织和具体实施了国内首个持续性房颤消融策略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全程参与了持续性房颤2C3L消融策略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在国内率先提出2C3L联合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这一策略,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推广到国内一百余家电生理中心,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左房顶部线阻滞评价简化标准。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总结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房间隔穿刺的方法。在国内首次总结了心外膜参与二尖瓣峡部依赖房扑、顶部依赖房扑以及双房折返等复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并发表在国际权威电生理期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复杂心律失常相关论文二十余篇。


图片5.png
第一作者

王震

医学博士,博士后,医师。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博士后,专业方向为电生理,主要从事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诊疗与研究工作,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研究项目。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心血管电生理权威期刊发表论著多篇。




团队介绍


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各类心律失常门诊量和手术量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引领着我国心律失常临床研究和治疗器械研发领域的发展。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在临床和科研等方面各有突出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的旗舰团队。目前包括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4名,万人计划人才1名,中青年研究人员30余位,其中1人获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获“北京市卫生系统领军人才”、3人获“北京市卫生系统学科骨干”,3人获“北京市科技新星”。业务专长覆盖了心律失常基础研究、转化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临床实效研究和治疗器械研发等各个方面,并于2013年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心主任为马长生教授。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