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肿瘤规范化诊治百院行,陈志军教授送来锦囊妙计!

2021-12-01作者:liuy资讯
胸部肿瘤原创

主KV.jpg

图片
图片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例,占全球23.7%,位居全球第一。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有限,基层医务工作者亟需规范化临床诊疗理念的普及。为提升广大基层肿瘤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发起并主办“星火计划 扬帆行动-肿瘤规范化诊治百院行”项目,将开展一系列特色、专业的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活动,持续推广肿瘤规范化诊疗理念,持续促进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百济神州提供全程支持。项目旨在结合“医防结合” 和“分级诊疗” 等决策,积极开展肿瘤学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提升医疗机构肿瘤专科的能力建设和在职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解决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肿瘤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助力分级诊疗政策有效落实。通过资深专家深入基层医院查房、实地培训,培养医生临床思维能力, 更好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切实提升基层医生肿瘤诊疗水平,使百姓获益。通过资深专家深入基层医院及群众义诊,提高基层医生疾病诊疗能力,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服务于民,为当地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近日,“星火计划·扬帆行动”肿瘤规范化诊治百院行年中总结专场将在线上盛大开幕。


中国医学论坛报诚挚邀请基层医院代表浙江大学舟山医院陈志军教授接受专访,盘点肿瘤治疗最新进展,回顾百院行上半年活动的丰硕成果与经验感受,探讨下一步如何多措并举,多元丰富项目内容及形式,进一步提升基层肿瘤学规范化诊疗能力。

图片
图片


无界对话 基层新声


陈志军教授




陈志军.jpg

  •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舟山市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 ,舟山医院胸心外科主任

  • 浙江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委员

  • 浙江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腔镜学组委员

  • 浙江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


01 学术进展

Q:
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公示,抗PD-1抗体新药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治疗一线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适应证获批。您认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获批和医保逐渐深入将为临床规范化诊疗和患者获益带来哪些价值?

陈志军教授:替雷利珠单抗是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是针对PD-1的一种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通过基因改造,修饰了抗体Fc段,避免了Fc段与FcγR+效应细胞的结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ADCP)所导致的T细胞消耗,始终保持T细胞杀伤作用,显著增强了抗肿瘤活性,减少了耐药的发生。基于RATIONALE307、304研究结果,替雷利珠单抗已成功获批一线治疗晚期鳞状及非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证,实现了替雷利珠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全覆盖。


随着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不再局限于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期待未来能够开展更多的肺癌免疫治疗研究,更深入地探索免疫治疗,解决我们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获益。期待替雷利珠单抗能够在小细胞肺癌领域和肺癌围手术期治疗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果,让更多肺癌患者从高质量的民族品牌创新药物中获益。


02 赋能基层

Q:
目前我国基层肿瘤专科建设的现状是什么?肿瘤专科在市县级医院已经普遍开展起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进行提升?

陈志军教授: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近年来,全国地市和县域医院肿瘤专科的发展非常迅猛,但总体来说设备比较先进,人才相对短缺。对于这一现状,首先,应从制度上落实肿瘤专科建设,一定要专病专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其次,在有条件的地市以及县级医院尽可能地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组建MDT团队,让肿瘤患者得到规范化治疗。


在与基层肿瘤及相关科室医师交流的过程中,既可以利用互联网线上远程授课,实时指导,也可线下开展短期培训班,面对面地与基层医院的医师们进行交流,从而提升基层医师对肿瘤规范化诊疗的理解,丰富他们的临床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03 项目寄语

Q:
作为一名科室管理者,您认为应该通过哪些路径赋能基层,加强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对于接下来项目在全国各地的开展,从内容和形式创新方面,您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陈志军教授:肿瘤科目前是我院规模最大的科室,经过多年的发展,肿瘤治疗从以前单纯的放化疗发展到现在以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为提供肿瘤规范化治疗,我们积极加强亚专科和MDT团队建设,现已成立胸部肿瘤、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亚专科,避免“万金油”医生,避免对新药物、新方法理解的不透彻。通过亚专科规范化诊疗建设和MDT团队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们与上级医院的同步发展,推动了舟山市周边县市区基层医院的发展,明显提高了周边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星火计划·扬帆行动”肿瘤规范化诊治百院行极大地推动了我院及周边县级医院肿瘤科的发展,通过线上聆听专家们讲解肿瘤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指南更新,线下与多位知名专家进行面对面学习交流、临床查房并予以教学指导,提升医师们对多种肿瘤治疗的认识和理解,有效治疗多个疑难病例。希望通过深度参与百院行活动,让基层肿瘤科医师持续紧跟学科诊疗前沿,让更多基层患者获益。


04 小结


图片
图片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19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制定《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明确提出“实施癌症防治能力提升行动”、“实施癌症诊疗规范化行动”和“实施重大科技攻关行动”要求,强调完善防治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并多次提及“提高基层能力”。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医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要求“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包括推广可验证的自学模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职称评价中强调临床实践等业务工作能力等。与需求相比,我国肿瘤医疗服务供给存在较大缺口。一方面,我国肿瘤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增长缓慢。另一方面,肿瘤科/肿瘤专科医院诊疗人次数增速大于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增速,且差距不断拉大。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乳腺癌已成全球最常见癌症,在新增癌症病例中占11.7%。


2016年,论坛报与CSCO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推“CSCO-CMT生大学肿瘤学院”建设,联合创办以线上为主、线下培训为辅的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项目。2017年,在国家卫健委相关司局支持下,论坛报启动“星火计划——基层规范化诊疗培训项目”(简称“星火计划”)。2020年4月,第二期已启动。


“星火计划”二期项目将在继续提升市县级医院规范化诊疗能力的同时,加大市县级医院应对重大疾病的专项防控能力。同时聚焦市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医院管理三大领域进行全面的探索。充分借助医联体网络探索建立省级学科培训基地,着力构建核心三甲医院与市县级医院共建的“壹联”网络,促进区域协同、机构协同、学科协同和人员协同。

图片
图片


             (本文由秦叔逵教授审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