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按咳嗽病程分:根据咳嗽持续时间,儿童咳嗽分为急性咳嗽(<2周)、迁延性咳嗽(2~4周)和慢性咳嗽(>4周)。
2、按咳嗽性质分:根据无痰或有痰,将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
我国一项多中心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前3位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41.9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4.71%)和感染后咳嗽(21.73%)。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也不同:气道异物吸入主要分布在1岁以下儿童(占比50%);<6岁儿童常见病因为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心因性咳嗽在6~14岁儿童多见。
儿童咳嗽的药物治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镇咳药。但是现在镇咳药治疗儿童咳嗽的有效性证据不足,且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因此,《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不推荐常规使用,但是对于某些症状明显的患儿,依然可以选择适当使用镇咳药。
根据我国流调结果可知,感染并不是儿童咳嗽的第一要因。同时,儿童急性咳嗽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早期使用抗菌药物并不能减轻咳嗽和其他症状或缩短病程,反而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和诱导细菌耐药,因此《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不予常规推荐抗菌药物治疗。当急性咳嗽病程迁延或症状加重时,尤其有基础疾病的儿童,需要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并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建议首选口服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常规疗程为5~7天。
由于目前缺乏祛痰药治疗儿童急性咳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报道,不同国家对祛痰药使用推荐存在很大差异,欧洲药品管理局不推荐2岁以下儿童使用祛痰药,加拿大和比利时不推荐6岁以下儿童使用,因此,《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不推荐急性咳嗽患儿常规使用祛痰药治疗。祛痰药仅在湿性咳嗽、痰液阻塞、影响患儿生活和学习时可酌情使用。
现有的两项儿童人群研究表明,抗组胺药‐减充血剂治疗儿童急性咳嗽与安慰剂相比没有差异。因此,《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不推荐急性咳嗽患儿常规使用抗组胺药治疗。但是对于变应性鼻炎引起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推荐口服第2代抗组胺药;对于6岁及以上非变应性鼻炎引起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建议可以使用第1代抗组胺药联合减充血剂进行治疗。
由于支气管舒张剂不能改善患儿急性咳嗽,且过量可能引起如震颤、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故《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不推荐常规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改善大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咳嗽症状,故推荐对疑似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推荐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进行诊断性治疗。
由于免疫调节剂并不是针对慢性咳嗽的治疗药物,《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不推荐慢性咳嗽患儿常规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但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儿童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此时可试用免疫调节剂治疗。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因素分析表明,个体的“特应质”不影响咳嗽计数和评分等结局,《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不推荐慢性咳嗽患儿常规进行过敏原检查;但对怀疑与过敏相关的慢性咳嗽患儿,推荐过敏原检查。
现有研究表明,超过50%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自然持续时间会超过10天,因此《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建议进行必要的观察和等待。
来源 逸仙药学V 作者 严惠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