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邱凯锋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诊断为糖尿病,家长开始疑惑了,难道糖尿病不是成人才会得的疾病?
我们知道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一种可降糖的激素,它由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分泌。
当胰岛细胞存在功能缺陷或受到某些因素被破坏时,胰岛素无法正常分泌,血糖值就会逐渐升高,到了一定的标准后就发展成为糖尿病。
引起青少年得糖尿病的因素主要有:
1.自身免疫系统的缺陷,造成了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这就是所谓的“天生”糖尿病。
2.家族遗传性。如果父母或祖父母等亲属患有糖尿病,那就意味着孩子有较大概率会继承这种疾病。
3.母亲怀孕时营养摄入不足,胎儿出生体重过低也会增加青少年得糖尿病的机会。
4.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无节制,缺少运动,脂肪堆积导致肥胖。
医学上把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一般来说上述第1种因素易造成1型糖尿病,患者以青少年儿童为主。
后面几种易引发2型糖尿病,患者以成人居多。
但两者的诊断分类比较复杂,而且糖尿病的分型和治疗是密切相关的。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是胰岛功能低下造成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因此必须终生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液按起效时间可分为短效、速效、中效、长效、预混胰岛素等类型。
其中只有短效胰岛素可以进行静脉注射,中效、长效、预混胰岛素只能皮下注射。
某些胰岛素还规定了适用年龄。
例如速效胰岛素中的赖脯胰岛素药品说明书上标明了适用于12周岁以上患者。
长效胰岛素中的甘精胰岛素适用于10周岁以上患者。
地特胰岛素适用于6周岁以上患者。
胰岛素注射液的选择、使用方法和剂量调整很有讲究,应由根据患者病情、经济条件、生活方式进行个性化制定。
有多种药物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对于青少年来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包括我国),只批准了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这两种药物用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并且目前二甲双胍仅可用于10岁以上患者。
但即使只有两种药物,其使用也不是那么简单。
一般情况下,在饮食调整和运动治疗的同时,二甲双胍可以作为起始治疗药物。
如果患者血糖值较高,高血糖症状(多尿、多饮及多食)较重,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现象如乏力、呕吐、心慌、意识异常等,则需要联合使用胰岛素,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血糖值进行剂量调整。
1.胰岛素注射液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使用后要注意有无出冷汗、饥饿、头晕、心跳加快、乏力等现象。
如发生了低血糖,这时可吃一些饼干、糖果或喝一点糖水以缓解症状。
如仍无缓解,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2.胰岛素注射液未开启使用前应在冷处(2~10℃)保存(冰箱冷藏室),千万不可放入冰箱冷冻室。
开启后在室温(最高不超过25℃)条件下存放即可,但最长保存时间为4周,同时应避免放在阳台、厨房等有光照和受热的地方。
3.二甲双胍的口服剂型有普通片、肠溶片(胶囊)、缓释片(胶囊)等,不同厂家和剂型的服用方法不一定相同,服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可于进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
服用二甲双胍后,可能会有腹泻、恶心、呕吐、胃胀、乏力等副作用发生,但不必过于担心,这些症状大部分人可耐受,且过一段时间可基本消失。
4.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每天应进行3~4次血糖监测,应在餐前、睡前及某些特殊情形,如运动、驾驶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检测,以帮助及时调整用药,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世界公认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被称作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
因此,青少年必须严于律己,管住嘴、迈开腿。
1.养成规律进食的好习惯。
零食不乱吃、不多吃,例如饼干、巧克力、雪糕、奶油和油炸食物等。
注意饮食均衡,增加蔬菜、水果、豆类、谷类等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少喝可乐、奶茶等糖分较多的饮料,多喝茶水。
2.多运动,坚持每天锻炼至少30分钟,每周五天。
可选择快走、慢跑、上下楼梯、跳绳、游泳、骑自行车、登山等方式。
3.注意心理调节,不必过于焦虑、担心。
主动与家长共同参加糖尿病知识学习,包括营养支持知识、心理咨询等。
敲黑板,划重点
1.严格遵守医嘱用药,重视监测血糖指标。
2.健康饮食。
3.坚持运动。
来源:岭南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