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低剂量阿司匹林,究竟怎么用?

2018-03-03作者:论坛报心血管资讯
高血压其他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尽管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不断涌现,但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防治中的基础地位仍无法动摇。但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用于哪些人群ASCVD的一级预防仍有争议。

1一级预防与出血风险的平衡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针对人群为无冠心病或卒中病史的成年人,这部分人群事件发生率低,缺血及出血风险权衡的难度大,获益及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差。2009年ATTC荟萃分析对每个受试者的信息加以整合分析并进行了与出血风险相关的亚群分析后,发现年龄(每增加10岁)、男性、糖尿病、目前吸烟以及平均血压(每升高20 mmHg)均与出血相关,而这些因素也都是公认的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即心血管事件风险越大,阿司匹林获益越大,出血风险也越大。

因此,只有在预防心血管病事件数明显超过出血风险时,使用阿司匹林才能获益超过风险,一级预防才有意义。

2ASCVD风险评估的流程

为便于临床实践中ASCVD 发病风险评估的实施,本次将ASCVD 发病风险评估简化为易于查询的流程图

1.jpg

图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评估流程图

a 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低HDL-C及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本危险分层方案重点在于促进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评估,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特别是生活方式干预。对单个危险因素的控制应以相应指南为准。ASCVD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PAD为周围动脉疾病,TC为总胆固醇,LDL-C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为体重指数。

3用药人群推荐

结合最新循证证据与国内外各项指南内容,建议下列人群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进行ASCVD 的一级预防:

(1)10 年ASCVD 风险≥10%(图1);

(2)糖尿病患者,年龄≥50岁,伴有以下至少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

(3)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150/90 mmHg),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 项:吸烟、低HDL-C、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

(4)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30~45 ml·min-1·1.73 m-2 ;

(5)不符合以上条件者,同时具备以下5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4项:吸烟,男性≥45岁或女性≥55 岁,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肥胖(BMI≥28 kg/m2),血脂异常。

4用药注意

(1)用药前必须评估出血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出血危险因素包括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凝血功能紊乱、严重肝病、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消化道溃疡及上腹部疼痛病史、近期出血病史、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等;对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不推荐应用阿司匹林做一级预防;

(2)年龄≥80岁或<30岁的人群和无症状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50%)人群,目前证据不足以做出一级预防推荐,需个体化评估。

参考资料:

1.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写作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 年1月第46 卷第1期.

来源:嘉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