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70%~90%的晚期肿瘤患者会经历中重度疼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生存期。近年来,国内外癌痛诊疗指南不断更新,强调了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的重要性。但基层医生对癌痛管理的最新进展了解有限,临床实践与指南之间存在差距,同时还存在疼痛评估不规范、不良反应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部分患者疼痛控制不理想。
为提升广大医生对癌痛规范化诊疗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别邀请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刘东颖教授团队,在2025年中国镇痛周之际,推出以“癌痛规范化全程管理”为主题的体系化专题活动。围绕癌痛发生机制、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管理、特殊人群处理等核心内容,结合典型病例,为医生提供系统、实用、前沿的知识体系,助力提升我国癌痛诊疗整体水平。
金秋十月,我们再次迎来2025年“中国镇痛周”与“世界镇痛日”。癌痛作为肿瘤患者最为恐惧、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重负,足以侵蚀个人尊严、消磨治疗信心、拖垮整个家庭。研究表明,80%~90%癌痛可通过科学规范的手段有效控制。让患者在相对无痛、有尊严的状态下接受抗肿瘤治疗,是肿瘤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作为一支专注于癌痛管理的多学科团队,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全程管理”的理念,将癌痛管理前置化、系统化、个性化。我们拥有:
精准评估体系:像对待疾病本身一样,精准评估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影响。
丰富治疗手段:从规范化的三阶梯药物疗法,到神经阻滞、射频消融、鞘内注射(镇痛泵)等微创介入技术,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最优镇痛方案。
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与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骨科、影像科、心理科、康复科等紧密协作,提供“一站式”的疼痛管理与支持。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见证了无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重获安稳睡眠、正常食欲和与家人相处的宝贵时光。这正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次宣传周,我们与中国医学论坛报携手,特别推出以“癌痛规范化全程管理”为主题的体系化专题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
1.向社会公众与患者“破旧立新”:彻底打破“疼痛必须忍”的误区,普及“无痛是基本权利”的科学观念。
2.与同行“交流共进”:分享癌痛治疗的最新进展与临床经验,推动区域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共同提升。
3.向患者“传递希望”:让正在经历痛苦的患者知道,专业团队始终与您并肩作战。
让我们医患携手、社会各界同心,共同构筑抵御疼痛的坚固防线。祝愿所有与疼痛抗争的朋友,早日重拾生命的光彩与尊严!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主任 刘东颖
扫描二维码或“今日肿瘤”公众号后台回复“镇痛周”
进入专区学习!
疼痛治疗科,主任医师,博士,硕导
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社会支持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舒缓医学分会常委
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委会常委
国家卫健委能建中心·安宁疗护提升项目专家组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营养与支持治疗专委会主委
天津市抗癌协会·第二届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主委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委会副主委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委会副主委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营养专委会常委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专委会常委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是国内癌痛管理领域的标杆科室,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精准、人性化的疼痛管理服务。科室拥有卓越的医疗技术、先进的治疗理念和专业的医护团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无痛诊疗服务。
科室成立于1994年,其前身“除痛门诊”是国内最早开展癌痛居家治疗模式的科室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科室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癌痛治疗中心。科室以“姑息治疗为主线、癌痛病因治疗和症状控制为重点、营养和心理支持为特色”,形成了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模式,涵盖肿瘤疼痛患者的筛查和咨询、病因治疗(化疗、靶向、免疫、放疗等)、镇痛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治疗、营养评估和干预、心理评估与干预以及症状管理(恶性胸腹水、肠梗阻等)多个方面。科室门诊量达20000余人次/年,住院人数达2000余人次/年。
科室现有医生9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博士学历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团队成员在癌痛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是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难治性癌痛学组组长、天津市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天津市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挂靠单位。
科室在微创介入镇痛方面技术精湛,目前已常规开展的项目包括患者自控镇痛技术(PCA泵)、神经毁损术、射频热凝术、碘125粒子植入术、经皮椎体成形术、鞘内药物输注泵植入术等。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术后疼痛综合征、骨转移疼痛、胰腺癌、胃癌等腹膜后转移导致的上腹部疼痛,以及盆腔肿瘤导致的会阴部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为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科室是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癌性疼痛规范化治疗(GPM)示范病房”、中国抗癌协会“CPAI疼痛管理学院临床教育基地”、“难治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基地”、“癌痛规范化能力提升医联体核心单位”和“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基地”。
科室还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2项,局院级课题8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300万元;发表高水平SCI收录论文3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撰写《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难治性癌痛诊断与治疗》《临床癌症疼痛治疗学》《疼痛病学诊疗手册:癌性疼痛分册》《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老年保护》;牵头编写《患者自控镇痛治疗癌痛专家共识》、《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
此外,科室还承担带教职责,为全国多家肿瘤专科医院及大型综合医院培养了50余名癌痛专科医师、药师和护师,为推动国内癌痛规范化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