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糖尿病肾病的三级预防

2023-03-21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包文晗 王悦








王悦教授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糖尿病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CKD,主要表现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m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患病率快速增加。据统计,我国约20%~40%的DM患者合并DKD,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原因,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早期诊断和尽早干预对延缓DKD的进展、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DKD的筛查



规范筛查是早期发现与诊断DKD的最有效工具,对延缓DKD的进展、降低致残及致死率至关重要。尿白蛋白(UA)水平及eGFR是DKD筛查的两个关键指标。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确诊时就应进行UACR检测和eGFR评估以早期发现DKD,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


2021版中国指南推荐采用随机尿测定UACR反映尿白蛋白排泄情况。除外24h内运动、感染、发热、慢性心力衰竭、血糖过高、经期或血压过高、酮症酸中毒等多种生理或病理因素造成的假阳性结果后,随机尿UACR<30 mg/g为正常(A1期);随机尿UACR≥30 mg/g为尿白蛋白排泄增加,其中随机尿UACR30~299 mg/g称为微量白蛋白尿(A2期);随机尿UACR≥300mg/g为大量白蛋白尿(A3期)。


如果UACR存在超过20%的变异,需要在3~6个月内重复检测,3次检测中至少2次异常才认为UA排泄增加。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UACR对DKD的诊断价值相当,但UAER操作复杂,可在UACR变异较大时选用。


UAER<30 mg/24 h(<20 μg/min)为正常(A1期),UAER 30~299 mg/24 h(20~199 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A2期),UAER≥300 mg/24 h(≥200 μg/min)为大量白蛋白尿(A3期)。


对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推荐采用酶法检测血肌酐的CKD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公式计算eGFR,当eGFR<60 ml/(min·1.73 m2),认为eGFR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式只适用于血肌酐水平稳定的患者,对于妊娠、急性肾功能衰竭、截肢、截瘫、严重肥胖或营养不良等肌肉量减少或肌肉消耗性疾病以及特殊饮食(如严格素食)等情况不适用。



DKD的诊断标准



目前DKD的诊断以临床诊断为主。在明确DM作为肾损害的病因、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CKD的情况下,应至少满足下列一项才可诊断为DKD:

①排除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在3~6个月内3次检测中至少2次UACR≥30 mg/g或UAER≥30 mg/24h(≥20 μg/min);

②eGFR<60 ml/(min·1.73 m2)并持续3个月以上;

③肾活检结果符合DKD的病理改变。



DKD的防治



DKD的防治应强调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体化综合管理。DKD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年龄、病程、血糖、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尿酸、环境污染物等。多项研究表明,通过危险因素干预可预防DKD的发生,对于已确诊DKD的患者,更应强调危险因素的干预,从而延缓DKD进展。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DM治疗的基石,贯穿于DKD治疗全过程,包括医学营养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及控制体重。过量蛋白质摄入与肾脏病进展有关,《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推荐DKD患者每天总能量摄入为25~30 kcal/kg,其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50%~65%,蛋白质供能占15%~20%。对尚未进行透析治疗的DKD患者蛋白质摄入的推荐量为0.8 g/(kg·d),而透析患者可适当增加至1.0~1.2 g/(kg·d)。此外,钠盐摄入也会影响肾脏病进展,推荐DKD患者每天的钠摄入量应<2.3 g(约相当于6.0 g氯化钠的钠含量)。值得注意的是,钠摄入量过低也会增加T1DM和T2DM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在对DKD患者进行限钠饮食的同时应密切监测血电解质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戒烟或减少吸烟是预防和延缓DKD的重要手段。DKD患者应进行每周150 min的与心肺功能相匹配的运动。由于DKD患者常合并高龄及多个并发症,因此应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适量规律运动有助于DM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控制,改善心肾以及认知能力,而适当强度的运动可延缓DKD进展,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风险。DKD患者可进行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乒乓球、太极拳、羽毛球、骑车和游泳等。超重和肥胖可增加T2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风险,有效的体重管理是DKD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目前超重或肥胖DKD患者的体重管理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代谢手术等。


血糖控制


推荐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DKD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估方式,当考虑HbA1c不准确或患者的低血糖风险较高时,可选用自我血糖监测(SMBG)或持续葡萄糖监测(CGM)进行评估。在制定DKD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时,目前国内外指南尚无统一定论,《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推荐应根据年龄、DM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低血糖风险等制定个体化控制目标。


T2DM合并DKD的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优先考虑具有心肾获益证据的药物,并根据eGFR调整药物剂量;尽量避免使用低血糖风险较高的药物;还应考虑其他并发症、体重、经济状况及患者偏好等因素。目前仍推荐二甲双胍作为T2DM合并DKD[eGFR≥45 ml/(min·1.73 m2)]患者的一线降糖药物。国内外指南均推荐T2DM合并DKD患者只要无禁忌均应立即使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于无法使用SGLT2i或使用后血糖仍不达标的T2DM患者,推荐使用具有延缓DKD进展证据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对T1DM及T2DM合并CKD4~5期患者建议采用胰岛素治疗,后者也可以使用不经肾脏排泄的口服降糖药物。


血压控制


高血压是CK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推荐DKD患者(特别是伴有白蛋白尿)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不低于70 mmHg,并应根据并发症及可耐受情况设定个体化的血压目标。对于血清肌酐≤265 μmol/L(3.0 mg/dl)的DKD伴高血压患者推荐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治疗,而未伴有高血压的DM患者,不推荐ACEI或ARB类药物作为DKD的一级预防。此外,应注意避免联合应用ACEI和ARB类药物,在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UACR、血清肌酐及血钾,用药两个月内血清肌酐升高幅度>30%或出现高钾血症时应停用,并寻找可能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血脂控制


DKD患者应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血脂控制的主要目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次要目标。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高危的DKD患者(无ASCVD病史),LDL-C及非HDL-C水平均应<2.6 mmol/L;而极高危患者(有明确ASCVD病史)LDL-C水平应<1.8 mmol/L,非HDL-C应<2.2 mmol/L。DKD患者每年至少检查1次血脂,起始降脂药物治疗者应在1~2个月后复查,之后每3~12个月复查1次。


中医中药


DKD归属于中医的“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


目前有一些小样本研究表明,中药能够改善DKD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白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有研究发现,渴络欣胶囊能改善早期DK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另有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ARB治疗能有效降低DKD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并改善肾功能。


避免肾损伤药物


目前临床常见的肾毒性药物包括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两性霉素B、抗结核类、磺胺类药物等)、非甾体消炎药、抗肿瘤药物、对比剂、某些中草药(如马兜铃酸、木通等)。对于DKD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如因疾病需要必须使用此类药物时,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控用药剂量及疗程,避免滥用及联用上述药物,并加强肾功能监测,以免对患者造成肾损伤。


多学科诊疗



对于DKD的诊疗,常常需要内分泌代谢科与肾内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营养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协作,并开展系统的DKD患者自我管理及健康教育。当出现难以控制的CKD并发症(如难治性高血压、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或其他系统并发症时,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可以有助于控制病情和减少花费。



DKD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带来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规范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DKD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外仍有许多争议存在,有一些问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