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牛黄解毒片是不少家庭的常备中成药,很多人用它来“去火”。牙龈肿痛的时候来几片,长痘痘来几片,咽喉肿痛也来几片,甚至有人在吃火锅之后也来几片牛黄解毒片“降火”。什么情况该用,什么情况不该用,不能与哪些药同用,您清楚吗?
牛黄解毒包括多种剂型,有片剂、丸、胶囊、软胶囊等。其药物组成是:人工牛黄、雄黄(毒)、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本方始源于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三,但长期以来各医书、各地区的组方并不一致。目前组方可能为北方地区常用方加减而成。现行执行标准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本方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方中牛黄(或人工牛黄)苦寒入肝心经,既能清心肝热、平肝定惊,又能清热解毒、疗疮止痛,为君药。石膏清胃泻火、除烦止渴,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共为臣药。
说明书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属于说明书适应证的病证包括(以火毒内盛为证型要素):
1.热毒证。
2.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等。
3.口疮、口角炎、口腔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等。
4.胃火牙痛、智齿冠周炎、牙龈炎等。
5.眼部外睑腺炎等。
牛黄解毒片+牛黄清火丸:两药均能清热解毒,均含大黄、黄芩、桔梗、牛黄、冰片,治疗火毒实热证,根据2020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两者均属于“清热泻火剂”,建议判定为重复用药。
牛黄解毒片+上清片:两药均能清热通便,均含大黄、黄芩、桔梗,用于治疗火毒热盛,根据2020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两者均属于“清热泻火剂”,建议判定为重复用药。
说明书未标明不良反应,但明确提示“孕妇禁用”。
有研究系统总结了2016年4月之前国内关于牛黄解毒片/丸的不良反应案例报道44篇共89例,发现患者年龄范围大(11天~64岁)并以中青年患者为主;超说明书用量病例38例(占42.7%),其中儿童用药均采用了成人用量;89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为10分钟,最长8个月,在24小时内发生的有45例(占50.5%);89例不良反应涉及了多个系统-器官,主要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皮疹、瘙痒、黑皮病等)、全身性损害(发热、过敏性休克等)、胃肠系统损害(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神经和精神系统损害(头晕、意识障碍、成瘾等)、心血管系统损害(心悸、发绀等)、呼吸系统损害(呼吸急促、咳嗽等)、泌尿系统损害(尿急、尿痛等)、血液系统损害(皮肤黏膜出血、贫血等)等,其中由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及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最多,占 44.34%。
牛黄解毒片中含有雄黄,当患者超量服用,或长时间服用时,容易因摄入砷含量超标而造成砷中毒。
根据文献报道,牛黄解毒片/丸存在的配伍禁忌也较多,如不宜与抗酸类药物、阿司匹林类、强心苷类、酶制剂、大环内酯类及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本文首发于人卫药学 节选自《中成药处方点评的理论与实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