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当糖尿病“改头换面”,你还认识吗?

2025-05-22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非原创

3-1.png

点击图片,解锁诊疗难题


周老师,男,56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月”入院。

1个月前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升高,为“8.87 mmol/L”,外院进一步完善检查提示:糖化血红蛋白7.5%;OGTT 0 h 8.83 mmol/L,OGTT 0.5 h 13.89 mmol/L,OGTT 1 h 17.13 mmol/L(缺少OGTT 2 h血糖),并诊断“2型糖尿病”,予以“二甲双胍0.5 g qd”降糖,治疗2天患者自行停药,停药后监测空腹血糖6~8 mmol/L,餐后2 h血糖10~12 mmol/L。

患者自觉血糖在逐步升高,于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2型糖尿病”收入我科治疗。查体显示BMI 26.5 kg/m2





入院后检查及临床诊断


  • 血生化:血糖7.5 mmol/L↑,总胆固醇5.6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5 mmol/L↑。

  • 空腹血清胰岛素58.30 pmol/L。

  • 尿ACR未见异常。

  • 颈部血管彩超:1、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2、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斑块。

  • 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暂未见明显异常。

  • 下肢血管彩超:双侧髂外动脉、股动脉(股总动脉)、股动脉浅支、股深动脉 、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 肌电图:所检双侧上下肢神经传导未见异常;自主神经功能未见异常,请结合临床。

  • 眼底检查:暂不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

结合上述结果,糖尿病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相关检查均已完善,可能就考虑诊断“2型糖尿病”给药出院了。

但是,越简单的故事越要注意背后的细节——糖尿病的分型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及长程随访非常关键。于是,我们完善了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结果显示:抗胰岛素抗体26.54 IU/ml,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30.28 IU/ml↑。

结合周老师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确诊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目前其处于非胰岛素依赖阶段,结合体型超重、血脂异常、颈动脉斑块,予以利拉鲁肽0.6 mg每日一次降糖治疗。


图片

糖尿病分型诊断流程





什么是LADA?如何诊断?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是指临床早期不依赖胰岛素治疗,以胰岛β细胞遭受缓慢的自身免疫损害为特征的糖尿病类型。

LADA的临床过程可分为非胰岛素依赖阶段和胰岛素依赖阶段。非胰岛素依赖阶段患者表现与2型糖尿病相似,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当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显著不足,导致糖尿病酮症或酸中毒,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时进入胰岛素依赖阶段。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LADA诊断标准为具备下述3项,可诊断LADA:(1)发病年龄大于等于18岁;(2)胰岛自身抗体阳性,或胰岛自身免疫T细胞阳性;(3)诊断糖尿病后至少半年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e8a85eee7ee833e09cde812f687968b.png

LADA诊断路径


病例小结



1、糖尿病分型对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至关重要。我国LADA患病率较高,患病人数多,早期易被误诊,因此,对于所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自身抗体筛查。明确糖尿病分型在制定个性化降糖方案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2、LADA的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血糖、延缓胰岛β细胞免疫损害进程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LADA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复查,动态随访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降低治疗过程中自发酮症及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本文作者
图片

THE END

图片


来源:重医大附三院内分泌疾病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