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为“心”护航

2023-09-07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原创

海报25.png

医联体建设案例征集-浅谈医联体建设暨“三位一体”义诊模式(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医联中心)2023.5_01.png心血管疾病目前为我国慢性疾病之首,目前该病患病率还在持续上升阶段,死亡率也是居高不下。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额的医疗负担使心血管病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胸痛中心”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概念,通过多学科(包括急救医疗系统、急诊科、心内科和影像学科等)合作,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并准确筛查出心肌缺血低危患者,达到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

争分夺秒 胸痛中心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3岁的邓先生,是一个游泳爱好者,5月19日下午,邓先生在长江畅游数十公里上岸后,突发头晕,然后倒地不起,游泳队医疗组队员立即实行心肺复苏,并于附近医疗救治点找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电除颤,同时紧急拨打120,等待救护车到来同时持续心肺复苏,数分钟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救护车赶到,救护车上立马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广泛前壁ST段上抬,120医护人员立即将心电图通过互联网医疗上传至胸痛中心,胸痛中心当日值班医师立即通知导管室准备并启动导管室,同时于急诊科等待患者,救护车上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予以气管插管。到达急诊科后医护人员立即为邓大叔开通绿色通道,“先抢救、后付费”,立即转运至导管室,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我们一定要尽一切可能挽救他的生命!”这是我院胸痛中心负责主任陈主任到达现场后说的第一句话,结合邓大叔目前状况,一直在抢救现场的陈静主任做出了果断的决策,急诊介入手术与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同时进行。10分钟内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并同时启动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端闭塞,这就是邓大叔游泳上岸后心跳骤停、意识丧失的根本原因。立即开通罪犯血管,在IABP的支持下,邓先生回复意识及窦性心律,并与第二天拔除气管插管,4天后拔出IABP。一周后,顺利出院。这次“生死历险,鬼门关渡劫”让邓先生心有余悸,“我常年游泳横渡长江,身体素质高于常人,本来以为只是中暑头晕,没想到居然是急性心肌梗死,幸好你们急诊医护人员快速诊断及治疗救了我一命!”

图6 手术现场照片

临床科研多管齐下 提升胸痛中心建设水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自2017年建立以来,在江洪教授、陈静主任带领下,成立专门急诊PCI团队,24小时专人值守,接诊急性胸痛患者数千人,其中累计完成急诊PCI手术近3000台次,使用ECMO、IABP等成功救治心脏骤停患者数百例。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20分钟内出心梗三项结果,D2B时间从30-90分钟不等,平均60分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作为省级急性心血管病及胸痛中心领导单位,积极推进省内外医联体建设,建立胸痛黄金2小时内城市圈救治体系,尽可能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此外我们每年定期于各个分中心进行胸痛救治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并按照国家卫健委相关要求,与社区联动,宣传院前急救重要性,并对社区群众进行心肺复苏相关培训,以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能力。通过胸痛中心总部及各界宣传,目前社会对胸痛认知明显提升,胸痛患者从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时间明显缩短,对于高危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本例案例中,邓先生游泳队友早期的心肺复苏、以及对胸痛的认知,胸痛中心院前及院内急救体系成功挽救了邓先生生命。

图片7.png

图7 胸痛患者就诊流程图

除此以外,胸痛中心牵头撰写并发表了全国首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获得国内外专家同行一致认可,新冠流行期间,中心作为通讯作者及通讯单位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收录在Circulation、JACC等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上,基于胸痛中心的临床研究技术成果在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脏病介入年会(Europcr)全球四大顶级学术会议交流发言,获得全球专家认可。

与时间赛跑 提高基层胸痛中心建设任重道远



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PE)、气胸、心包炎、心包填塞和食管破裂等,其中ACS在这些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ACS中风险最高的为急性心肌梗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越来越年轻化,45岁以下发生率逐年升高,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就是生命,12小时急诊手术窗口期,越早开通血管,患者预后越佳。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越早开通血管获益越大。若抢救不及时,心肌坏死面积大,心功能严重受损,就会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或猝死。近几年,随着胸痛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院前急救系统体系的完善和普通群众胸痛意识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质量明显提高,时间窗内的急诊手术开通率明显增加。

但对于偏远地区及医疗不发达地区患者,直达有胸痛中心医院可能会延时,且人们对胸痛意识仍旧薄弱,造成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延长,急性胸痛救治成功率低,仍是目前胸痛中心面临的巨大问题。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及提高社会胸痛关注度任重而道远。

医院介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位于武汉市张之洞路99号、解放路238号,急诊电话88041911-12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卫健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心。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均挂靠于本单位,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急重症组组长单位,目前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分中心多达30余家,覆盖全省各地级市、县级市及社区医院,医疗辐射能力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图片8.png

图8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团队介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胸痛绿色通道是连接急诊室和心脏导管室的最快捷方式,胸痛患者胸痛绿色通道直达急诊科,如需急诊介入,可立即把患者送到导管室进行手术。此外,对于在院外发病,且第一就诊医院不在我院的患者,若需行急诊PCI术,本中心急诊PCI团队医生可远程指导手术过程,对于需转运行急诊PCI的患者,可将患者资料发送,我们在接到资料的第一时间将做好术前准备,患者转运过来可直达导管室进行手术,进一步缩短患者缺血时间。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将进一步推进胸痛救治工作,实现高危胸痛黄金2小时急救圈,利用医联体服务体系,促进各级胸痛中心互联互通,从“心”开始,为“心”护航,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图片9.png

图9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痛中心

图片10.png

图1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痛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