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日间化疗病区传来学术喜讯:王闫飞医生从全球众多优秀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际癌症支持治疗协会(MASCC)发起的“支持治疗2030运动”主席培训学者项目(SC2030 President Training Fellowship)。该项目专为全球青年研究者设立,王闫飞医生凭借卓越的研究背景与专业能力,成为全球仅7名获此殊荣的学者之一。
入选的7名主席培训学者
由国际癌症支持治疗协会(MASCC)主导的“支持治疗2030运动”,汇聚患者代表、研究人员及医疗从业者的多方智慧,经严谨共识流程,最终形成15项愿景声明(含13项主声明与2项子声明)。这些声明系统勾勒出2030年癌症支持治疗的理想图景,覆盖症状管理、心理社会支持、医疗公平性等核心领域,既是MASCC的行动指南,更致力于凝聚全球医疗从业者共识,推动建立高质量、可及的支持治疗标准。
作为该运动的关键举措,MASCC设立“主席培训学者”项目,选拔杰出青年研究者深耕两项核心课题:
1. 对各国癌症计划开展系统性审查,评估其在推进“支持治疗2030”目标中的实际作用;
2. 对主要资助机构的癌症研究资金流向进行系统审计,分析其对支持治疗目标的助力效应。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日间化疗病区与支持治疗科团队自2016年起,将支持治疗理念融入日间化疗病区管理体系,组建由日间化疗病区医护人员、支持治疗科医师、营养科营养师及药剂科临床药师构成的多学科支持治疗团队,围绕“支持邂逅日间”主题开展系列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2024年,该团队获批成为国内首家国际癌症支持治疗协会(MASCC)指定的卓越肿瘤支持治疗中心——目前全球共32家该类中心,亚洲仅3家,中国仅此1家。
王闫飞医生入选MASCC“支持治疗2030”主席培训学者计划,不仅是其个人学术历程的重要里程碑,更彰显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支持治疗领域的专业深耕与国际话语权提升。根据项目规划,她将在MASCC资深专家指导下,深度参与“支持治疗2030运动”后续大型研究项目,直接投身全球支持治疗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工作。
期待以此次项目为契机,团队在全球协作中持续深耕,以科研创新为支点,进一步扩大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国际支持治疗领域的影响力,助力勾画癌症支持治疗的未来图景,为提升全人类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贡献中国智慧。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日间化疗病区 李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