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通路,也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正确使用和保护动静脉内瘘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那么,如何通过听诊来判断内瘘是否正常呢?
第一,明白血管杂音怎么产生的
内瘘成形术后动脉血通过吻合口流经内瘘静脉血管,其运动方式由相对层流变为湍流,并撞击静脉血管壁产生杂音,听起来像“吹风样”。
第二,确定听诊位置
搞清楚内瘘吻合口在哪里,从这个位置开始听诊,杂音是最强的,顺着内瘘血管走形,沿血管向心方向移动听诊器,完成整个听诊过程。
第三,声音强弱
在吻合口处最强,离吻合口越远声音强度越低,即为减弱的过程。对于新建立的内瘘,手术完成后一周内,手术伤口(吻合口)的杂音应该是一天比一天响亮。假如出现杂音一天比一天减弱、杂音的音调明显增强或杂音消失,那内瘘可能存在狭窄甚至闭塞的情况。
第四,为什么要进行整条血管听诊?
有时内瘘静脉因为血管条件的不同,可能出现狭窄,杂音听起来是不一样的,并不建议只听诊吻合口处杂音,可穿刺内瘘血管均应纳入听诊范围。
第五,建议使用听诊器听诊血管杂音。
位置选取-方便控制,声音传导更逼真,其强弱程度更容易掌握并进行趋势对比。
第六,听诊时,建议将内瘘放于桌面或床面。
当然,日常除了关注瘘管部位震颤或杂音变化外,还需要留意手臂肿胀或疼痛、手麻木、手部温度降低、手部疼痛、进针期间或之后出血时间延长、液体泄漏、发红、瘘管膨胀(正常手臂抬高时瘘管应塌陷平坦,狭窄时可能不塌陷)等情况。
来源:血液透析那些事儿、杭州市肾脏病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