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鲍秀兰
最近全国各地几乎都迎来了开学季!也正是多事之“秋”,在此提醒大家,注意关注孩子健康,预防以下这些传染病,避免一个孩子得病,大半个班中招!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5—9岁儿童最为多发,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如果孩子感染后出现腮腺肿大、胀痛等症状,家长就要考虑是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了。
接种麻腮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最有效的办法;避免与患腮腺炎的人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如果孩子出现腮腺肿胀,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孩子疼痛难忍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孩子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喉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传播为主,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也很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1—7岁儿童为易感人群。
多以突发高热开始,患病孩子主要会表现出头痛、咽痛、咽峡部长小疱疹和口腔溃疡。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症状,甚至引起热性惊厥!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6—10天就可以自愈,预后良好。
家长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给孩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孩子饮食应以清淡好消化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带孩子进入公共场合需戴口罩,勤洗手。
一旦发病,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千万不能拖!针对发热、喉咙痛等症状,需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孩子不适。
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强,可通过粪一口、呕吐物的气溶胶等传播途径广泛传播。常发于冬季,也叫作“胃肠道流感”“冬季呕吐症”。
患者多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发热、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儿童患者以呕吐多见。诺如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症状一般会在2—3天内逐渐消退,如果孩子症状持续没有缓解,就需要及时就医。
不要让孩子吃没煮熟的食品和没烧开的水;
勤洗手,注意孩子个人卫生;
如果家里有人感染诺如病毒,一定要避免接触孩子,尽量隔离。
如果孩子呕吐、脱水严重,一定要就医;生病期间需要更多营养支持,但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呕吐频繁的孩子,可根据情况禁食4—6小时,但需要按时给孩子补充水分,谨防孩子脱水。
结膜炎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外界刺激及过敏反应等引起的结膜炎症,也叫作“红眼病”,感染性结膜炎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传播。
孩子患结膜炎,会有眼睛痛、眼睛发红、怕光、流眼泪甚至睁不开眼睛的症状,眼部分泌物会增多(尤其是早上),孩子会来回用手擦揉自己的眼睛。
不要用手揉眼睛;
定时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保持孩子小手干净;
如果孩子只有单侧眼睛感染,接触过患病眼睛或分泌物的毛巾,不要再接触宝宝另一只眼睛,避免传染给另一只健康的眼睛;
过敏性结膜炎要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灰尘、螨虫等。
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会表现为眼部充血、分泌物异常等症状,需要用抗生素滴眼液来控制局部的炎症,儿童最常用妥布霉素滴眼液。
如果孩子眼屎突然增多,眼部发红发痒,同时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就很可能是由过敏引起的,不具有传染性,可以用人工泪液冲洗,注意让孩子避免过敏原,勤洗手就可以了。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可通过飞沫传播、患者的疱液或者被疱液污染过的东西传播,但结痂后无传染性。儿童是水痘的易感人群,以2—6岁为患病高发群体,接触患者后95%以上会发病。
孩子得水痘时通常会发烧1—2天,最初皮疹为红色斑疹、丘疹,数小时后会变成充满体液的疱疹。
皮疹先发生于躯干、头部,逐渐扩散至面部,最后四肢,通常躯干皮疹较多,四肢及面部较少。
孩子发水痘时,病程大概会持续1—2周,家长可以同时见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不过水痘痊愈后一般不会留疤。
家长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抓挠,注意清洁宝宝皮肤;
接种水痘减活疫苗能防止发生严重水痘,建议12—15个月和4—6岁各接种1次。
孩子如果感染水痘了,从出现发烧症状到结痂期都属于传染期,为了避免病毒传播以及交叉感染,建议家长尽量避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如果孩子发病期发烧不退,可以根据医嘱给孩子吃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慎用布洛芬。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一口途径,病程一般为7天,严重的会出现脱水症状。
感染后孩子会精神状态不佳、嗜睡、食欲下降。伴随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推荐接种五价轮状疫苗;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以及家长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孩子的玩具、餐具等要定期消毒。
针对孩子发烧症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精神状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孩子拉肚子过于频繁时,一定要给孩子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宝宝脱水;
如果孩子高烧不退、精神差、脱水情况严重,须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以手、足、口等部位散发性皮疹和疱疹为主,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预后良好。
当家长发现宝宝手、口腔、脚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并伴随全身发热时,孩子很可能就是感染手足口病了。不过不用担心,大多数手足口病症状都比较轻,一般1周内会自愈。
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里勤通风、定期消毒;
避免孩子接触患手足口病的人;
6个月以上的儿童,应接种手足口疫苗。
如果孩子发热不舒服,可按剂量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如果症状严重,必须及时就医。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高发,5 岁以下儿童都属于易感人群,特别是 6 个月—2 岁的幼儿。
流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症状,伴随高烧(39℃以上)、喉咙痛、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头疼、肌肉疼痛、全身乏力等症状,和普通感冒相比,流感起病更快,传染性更强,症状更严重。
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传播最有效的方式;
尽可能避免孩子接触感冒的人;
上厕所后、吃饭前、外出回家后、打喷嚏后,都要给孩子洗手,建议使用流动的水,配合洗手液洗手。
抗病毒:如果孩子确诊得了流感,需要遵医嘱口服奥司他韦进行治疗;
退烧:如果孩子精神不好,家长可以考虑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要是精神状态还不错,就不需要吃,其间给孩子补充适量的水分。
开学季也是换季期,气温波动大,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来源:儿科医生鲍秀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