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研究癌症60年,院士找到了这项“最佳抗癌运动”……

2020-08-08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癌症筛查

9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汤钊猷,研究了60年的肿瘤,他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最好的抗癌运动就是游泳。



微信图片_20200807170253.jpg


为什么游泳能成为院士眼中的抗癌运动?坚持游泳还会收获哪些好处?《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汤钊猷院士的研究,告诉你游泳是怎样改善身体状态的。


受访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汤钊猷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教授 陆一帆

第二炮兵总医院中医与康复医学科主任 李军


游泳,多位院士眼中的好运动



汤钊猷院士说:“我从60岁起坚持游泳,年过八十时,隔天游一次,每次30分钟,自觉身体状况还好,思路清晰。我觉得,适度游泳可能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能还能调节内分泌。”


微信图片_20200807170255.jpg



汤钊猷院士分享了这样一个病例:


“一名患者2001年发现了肝癌,做了手术切除,但此后几乎一年复发1次,一共复发了5次。2005年,他来找我看病,说老办法没用了。我建议他打点干扰素,预防癌症转移复发。因为他正值中年,会游泳。我让他不妨试试每天适度的游泳。功夫没白费,8年后,这个患者红光满面、走路很精神,癌症也没有再复发。”


游泳到底有没有用?汤院士和他带教的博士生做了动物实验,把肝癌“种”到老鼠体内,然后手术切除。


结果发现,游泳的老鼠大概活了70天,不游泳的活了60天,游过度的只活了50天。


汤钊猷援引科研文献发表的结果认为,游泳可以调动身体的抗癌能力,适度游泳有助提高体内的多巴胺水平,但过度游泳则会降低多巴胺。多巴胺本身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且能调节免疫功能。


汤钊猷在《消灭与改造并举》一书中说,不会游泳,可以去买菜,可以做些其他活动。目前多项研究证明,适当运动可以防癌,可以延长很多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


事实上,游泳是多位专家眼中的好运动。


90岁的袁隆平院士,分享自己的长寿秘诀时说:“我70岁以前每天都要游泳的,我是个游泳健将啊……”


钟南山院士谈起106岁的老主任时称:“他每天会坚持游泳,游泳可以减轻关节的负荷,同时对心脏也有锻炼作用。他现在已经106岁,每天还到水里游200米……”


坚持游泳,收获多个健康好处


游泳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男女老少都可参与,除了抗癌外,它对健康的好处还有以下5点。


1

提高心肺耐力


游泳时呼吸频率要和动作有节奏地配合,迫使每次呼吸都吸得深一些,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和血管壁弹性。


微信图片_20200807170304.gif



2

增肌、养关节


游泳向来被认为是造成伤害最少的运动,比起篮球、足球等対抗性运动,游泳很少出现严重的运动伤害。


游泳对关节造成的压力也较小,最适合膝关节有问题和超重的人。


游泳时水的阻力使肌肉缓和地发力,长期游泳可使肌肉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关节灵活性等都得到提高。


3

有助减重


水的传热性约为同温度空气的28倍,在水中热量散失得更多。这会大大促进体内代谢过程和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康复科医生甚至认为,肥胖者要想锻炼减肥,首选游泳,既可减轻膝关节压力,又能高效燃脂。


4

增强抵抗力


游泳时由于冷水的刺激,使人对气温变化的适应性增强,人体免疫调节的能力也会提高。


5

保护肠道,缓解便秘


长期进行游泳锻炼,能促进肠蠕动,缓解腹胀,还可辅助治疗便秘。


运动医学专家的游泳技巧



游泳练心肺、养关节、壮肌肉,但不当的游泳方式会导致抽筋,甚至溺水。怎样才能将健康收益最大化?运动医学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

游泳前要热身


热身没做好,或游的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腿部抽筋。


抽筋时若在浅水区,可马上站立并用力蹬腿,或用手把足趾往上掰,并按摩小腿。


如在深水区,可采取仰泳姿势,尽量让抽筋的腿放松,待稍有缓解时,尽快上岸,进一步缓解。


2

下水时先适应水温



有些人在游泳时会出现腹痛,这是因为水温较低或腹部受凉所致。


入水前要用手按摩腹脐部数分钟,用少量水擦胸、腹部及全身,以适应水温,如在水中发生腹痛应立即上岸休息一会,腹痛会慢慢消失。


3

时长控制在1小时内



在水中的时间不要太长,以1小时为宜,尽量不超过2小时;老年人游泳以30~50分钟为宜。


游泳过久,体温调节功能会遭到破坏,造成皮肤青紫,甚至抽筋。


4

呛水别慌张


游泳时如果不小心呛了水,不要慌张,调整好呼吸动作即可防止继续呛水。如发生在深水区,又感觉比较疲劳,应及时上岸休息。


有的人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个别人还会突然晕倒。这种情况应放松情绪,喝些糖水或吃些温性食物等,即可缓解。


5

游泳间隙适量补水



游泳时需注意补充水分,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但要小口喝,慢慢咽,不可一次性补充大量水分。


6

休息10分钟再洗澡


运动后身体尚未恢复正常状态,不宜立即洗澡,尤其是老年人或者身体肥胖者。


游完泳后如果马上洗冷水澡,血管会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同时机体抵抗能力降低。


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所以应休息十分钟再洗。


7

特殊人群不适合游泳


游泳对心肺功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还有助保持体形,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游泳。


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及肺结核、中耳炎、癫痫病、急性骨关节炎等病症的人不适合游泳。



来源:生命时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