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常上夜班,易得房颤和冠心病!

2021-09-13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冠心病心律失常非原创

8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陆颖理团队联合美国杜兰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频繁的夜间轮班工作(上夜班),显著增加房颤和冠心病发生风险

 

微信图片_20210820140130.png

上夜班与房颤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作者指出,该研究是首个评估上夜班和房颤相关性的研究。

 

其结果提示,生活节奏紊乱,尤其上夜班,可能是房颤和冠心病的新危险因素。至于减少上夜班的次数和年限是否会改善心脏健康,需要进一步研究。

 

他们表示,目前指南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提及房颤一级预防,说明在这个领域缺乏证据。该研究结果对于房颤一级预防有公共卫生启示意义,提示干预工作日程安排或可有效改善心律失常。

 

该研究从英国生物数据库中共纳入近28.4万名基线无房颤的成年人,其中27.6万无冠心病、中风、心衰。中位随访10.4年期间,5777人诊断房颤。

 

研究者发现,从只上白班、轮班但从不或很少上夜班、偶尔上夜班,到经常或一直上夜班,这四类人群的房颤风险呈明显增加趋势。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只上白班的正常人群相比,经常或一直上夜班的人发生房颤的风险最高,增加了12%。

 

考虑到人一生的工作安排,与轮班工作但从不上夜班的人相比,上夜班超过10年以及平均每个月倒3~8次夜班的人出现房颤的风险分别增加18%和22%。但在每月上夜班<3次或>8次的人中,房颤风险并未增加。

 

另外,经常或一直上夜班、上夜班≥10年、平均每个月倒3~8次夜班的人,冠心病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与只上白班的人相比,分别增加22%、37%、35%。

 

但是,上夜班与卒中和心衰风险无关。

 

研究者发现,如果该队列中所有人都不上夜班,大约会避免1.5%的房颤和2.6%的冠心病病例发生。

 

该研究还显示,长期上夜班主要摧残女士,上夜班超过10年的女士房颤风险增加64%,但男士不受明显影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运动量未达到理想状态,即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或高强度运动<75分钟,长期或频繁倒夜班的人房颤风险更高。而对于积极运动的人来说,上夜班带来的房颤风险要小一些。

 

研究者推测,加强运动可能会改善身体组分,来更好地适应昼夜节律的改变。

 

除了环境因素,遗传风险在房颤的发生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既往有研究发现,遗传倾向性可能会改变环境因素与心脏代谢疾病之间的关系。

 

但在该研究中,基因遗传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无论遗传倾向性高还是低,上夜班均显著增加房颤风险。

 

在该研究中,只上白班、轮班但从不或很少上夜班、偶尔上夜班、经常或一直上夜班的人分别占82.7%、8.5%、5.0%、3.9%。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