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例1型糖尿病儿童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探讨

2021-10-18作者:壹声资讯
糖尿病非原创

2021年9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联合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共同发布了《1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共识》。主要内容涉及1型糖尿病患者的初步评估和治疗、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血糖管理的一般原则、1型糖尿病疑似人群的管理流程图、1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方案(二甲双胍、普林兰肽、GLP-1RA、SGLT-2i)、β细胞替代疗法适应证、胰岛素和血糖监测策略的选择等。


该共识暂不涉及1型糖尿病儿童患者。近年来,糖尿病发病逐渐趋于低龄化,儿童及青少年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国际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协会(ISPAD)指南将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以如下顺序分类:①1型糖尿病,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②2型糖尿病。③特殊类型糖尿病。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低龄儿童。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类型仍以1型为主,约占儿童糖尿病的90%。


今日学习:1型糖尿病儿童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探讨。


病情介绍

患者,男,7岁。

主因“口渴、多饮、多尿1周,发现血糖升高1天”就诊。

近3天来口渴、多饮症状加重,伴消瘦、乏力,在诊所静脉输液治疗无好转,昨日来院就诊。测随机血糖17 mmol/L,尿酮体(2+,尿糖(4+),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泻。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减轻1kg。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烟酒嗜好。家族中父亲患有“糖尿病”(具体不详)。


图片

体格检查

体温36.7℃,脉搏86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80/50 mmHg,身高133 cm,体重30 kg,BMI 16.96 kg/m2

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异常,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图片

辅助检查

空腹血糖10.6 mmol/L,HbA1c 11.4 %;血清空腹C-肽<0.01 nmol/L,UACR 5 mg/g,Scr 76 μmol/L;TC 7.3 mmol/L,TG 8.9 mmol/L,HDL-C 1.4 mmol/L,LDL-C 0.72 mmol/L;GPT 21 U/L,GOT 20 U/L。


血气分析示pH 7.1,血清HCO3- 11 mmol/L,血酮体阳性,血IAA-IgG阴性,ICA-IgG阴性,GAD-Ab阴性,空腹C-肽<0.01 ng/ml,餐后2小时C-肽<0.01 ng/ml;尿常规示尿糖(2+),尿酮(2+)。腹部超声正常;颈部血管超声、心电图未见异常;眼底检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


降糖方案调整

门冬胰岛素早3U-午3U-晚3U于三餐前皮下泵入,门冬胰岛素6U持续皮下泵入。


图片

2周后的复诊结果

空腹血糖6.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3 mmol/L。


图片

案例分析

患者的HbA1c 11.4 %,提示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控制在15.0 mmol/L左右;患者发病年龄小,且空腹C-肽<0.01 ng/ml,餐后2小时C-肽<0.01 ng/ml,眼底、UACR、肾功能及心电图、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暂无糖尿病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的证据;血脂存在代谢紊乱。


初步诊断如下: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脂代谢紊乱诊断明确。1型糖尿病儿童虽然年龄小,但病程不一定短,很多病例表现为脆性血糖、血糖波动幅度较大;再加上儿童的日常活动量变化较大,缺乏对低血糖的自知力及应对措施,如果过于追求血糖达标,不仅容易发生低血糖,还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不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应适当放宽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国际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协会(ISPAD)建议所有年龄段的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均为7.5 %以下;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建议的HbA1c控制目标根据年龄组而有所不同,介于7.0 %~8.5 %。


两个指南都同时强调个体化和在尽可能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控制血糖达标。国内指南建议,在避免低血糖和个体化的基础上,儿童和青春期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为7.5 %以下。


来源:人卫药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