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本次访谈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四位资深教授,围绕肺癌全病程管理展开深度探讨,基于临床实践与学术共识,体现多学科协作的核心理念
谢嫣嫣教授指出,奥克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在中国占比3%-7%,因疗效显著、生存期长被称为“钻石突变”,多见于年轻、非吸烟或轻度吸烟的腺癌患者。其侵袭性强,易发生脑转移。诊断需通过免疫组化、FISH、PCR和二代测序联合确认。当前8种靶向药中,二代/三代药物疗效优于一代。洛拉替尼五年随访显示,初治患者五年PFS率超60%,降低81%疾病进展风险,颅内无进展率优异。不良反应以高脂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为主,需提前评估心血管风险并动态监测。
周一凡教授强调,新辅助治疗适用于局部晚期需降期手术、肿瘤负荷大需保留肺功能或存在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洛拉替尼作为全球唯一三代ALK抑制剂,在初治晚期患者中五年随访数据卓越,尤其对脑转移患者疗效突出,安全性可控。
蒙建凤教授提出,治疗策略需根据病情阶段分层,耐药后需重新基因检测调整方案。复杂病例需通过MDT会诊,整合胸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意见制定个体化方案。
殷舞教授详细解析了奥克检测方法:免疫组化、FISH、RTPCR和NGS各有优劣,需结合标本类型(首选石蜡包埋组织,晚期可用细胞学标本)和量化肿瘤细胞量。判读时需警惕假阳性/阴性陷阱,如免疫组化的交叉反应、FISH的染色体塌陷信号、NGS的RNA降解风险等,需严格规范操作流程。
本次访谈严格基于临床研究数据,凸显了ALK阳性NSCLC诊疗中精准检测、靶向药物迭代、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严谨的学术参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