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血管组 程忻
时间就是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近些年来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脑出血的血肿扩大与预后高度相关,而血肿扩大多发生在起病3小时内,澳洲Craig Anderson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脑出血患者的血压管理等措施的临床试验,去年的INTERACT3研究证实包括积极降压在内的组合式管理有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1],然而急性缺血性卒中可能不适合早期降压。此外,早期降压药物的种类可能也对预后有影响,前期关于急性卒中院前降压的两项研究 RIGHT-2(英国)和 MR ASAP(荷兰)均未证明院前给予硝酸甘油透皮贴的有效性,且可能由于硝酸甘油的血管扩张作用,在脑出血亚组里显示了有害性。
因此,由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和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同牵头完成了INTERACT4研究,在2024年ESOC大会第二天做了发布,并同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2]。
明确急性卒中发病2小时内,救护车上启动静脉强化降压治疗(乌拉地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盲态终点评估,在东、西部55个医疗机构进行。
主要终点:mRS分布;
次要终点:mRS 2~6/3~5比例,死亡,NIHSS评分,出院,EQ-5D-3L量表,脑出血血肿体积;
安全性终点:SAE等。
样本量:2320例,预计90%的把握度检测到不良预后几率下降22%(cOR 0.78),预计6%受试者为类卒中,5%受试者缺失终点。
入组流程:
两组间血压差异:
2020年3月到2023年8月,INTERACT4研究共随机2425名患者,最终2404名患者(其中缺血性卒中50%,出血性卒中43%,类卒中6%)纳入ITT分析,发病至随机中位1小时左右,其中1205名分配在强化降压组,1199名分配在标准降压组,每组分别有1185和1177名患者完成了主要临床结局的评估(3个月mRS随访)。结果显示,对于所有疑似卒中患者,两组之间的3个月功能预后没有显著差异(cOR 1.00;95%CI 0.87~1.15)。但是,在脑出血患者中,超早期强化降压显著降低了3个月功能预后不良的风险(OR 0.75;95%CI 0.60~0.92),降低死亡率(OR 0.71;95%CI 0.53~0.94)与24小时内血肿体积相对增长率(OR 0.61;95%CI 0.41~0.90)。相反的,在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院前降压增加了功能预后不良的风险(OR 1.30;95%CI 1.06~1.60),且增加了死亡率(OR 1.48;95%CI 1.10~2.00)。
参考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