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免疫云问答】Q1王俊教授:基层医生如何根据指南内容筛选免疫治疗应用人群?

2021-09-09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原创

编者按

中国医学论坛报“云问答”线上直播答疑活动仍持续进行中!云问答定期邀请多位专家上线答疑,针对肿瘤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小编特别将既往“云问答”直播内容整理为一问一答的形式,发布于“锦囊在手”专栏,以供广大读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和回顾。


本期“锦囊在手”专栏内容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俊教授于20218月在“红色百年·云上问答”免疫治疗专场解答的内容,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基层医生如何根据CSCO免疫治疗相关指南内容筛选免疫治疗应用人群?


王俊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共出版了两本指南,分别是主讲免疫治疗适应证和优势人群筛选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和主讲免疫治疗毒性管理的《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2021版)》。根据指南的内容,在免疫治疗的人群筛选方面,肿瘤医生既需要精准地筛选出最适合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更需要筛选出免疫治疗的高风险人群,甚至是不适合做免疫治疗的劣势人群。而这两方面内容有着明显的方法论区别。


1.优势人群筛选


免疫治疗优势人群可以通过标志物进行较为准确的判别,尽管不同标志物的认可度和有效性不尽相同,有些还处于需要联合其他指标或者探索阶段,但表现较好的标志物还是可以为优势人群的精准筛选做出很大贡献。


2.劣势人群筛选


对免疫治疗毒性反应的预测往往十分困难。当前,有关免疫治疗毒性反应的研究都是真实世界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分享,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缺少前瞻性的或者具有随机对照性质的试验来给我们更为具有预见性的答案。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指南(2021版)》的第一章节即为“特殊人群的筛查”。


何为特殊人群?为什么要提出特殊人群的筛查问题?


在我们主导或参与的免疫治疗临床试验中,虽然存在着包括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已做肝移植、85岁以上高龄及其他并发症患者等特殊人群。在真实世界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这些患者也可能用到免疫治疗方案,但过去绝大部分临床试验还是不包括这些类型的患者,因此,鲜少有临床研究证据帮助我们判定如何去筛选,这也成为真实世界免疫治疗应用的难点和矛盾点。


例如,胸腺瘤患者应用免疫治疗后发生3级以上毒性反应的比例高达71%,远远超过其他临床试验中10%左右的平均水平,并且一旦出现3级以上急性心衰的毒性反应,则致死率约46%。


因此,需要提醒广大基层医生,不要一味地去筛选优势患者,在经过有效、精准、严谨地人群筛选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哪些不适合免疫治疗的人群,进而对此类患者暂时不用或绝对不用。


更多精彩,点击图片即可观看直播回放↓↓↓

肿瘤专场-王俊直播图.jpg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俊教授  审阅

中国医学论坛报  王淳  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