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第27期)】鲁迅和胡适

2019-03-03作者:论坛报小塔人文
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

鲁迅和胡适.mp3

“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专栏,每周一期,并由郎景和院士朗读部分文章节选。

读书logo.png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郎景和

鲁迅和胡适两位都是中国文学的巨擘,新文化的旗手。

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选择、人生道路,有着不同的品格特征、精神风格。社会、公众、甚至领袖对他们都有不同评价。评价他们的人、他们的作品,显然不是本文作者所能为之、所敢为之。只是觉得作为医生,应该读读他们的书,或许可以从两者各自鲜明的特征中,撷摘有益的蕊粉,丰富我们的阅历和思想,也是仁学、人学的精神营养。

我甚至想,鲁迅和胡适表面上是互相排斥的,也许心里却彼此心存敬佩。他们大概不会合流,只是两类人、两个面孔、两种颜色罢了。

我喜欢鲁迅,他的正直不阿、爱憎分明,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以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鼙鼓。我也喜欢胡适,他宽容豁达、温文尔雅,风格是思想的优雅,温柔是心灵的优雅。

我们可能都会读过很多鲁迅的书、胡适的书,近年还真有一本《鲁迅和胡适》的专著出版。我们可以领会到,鲁迅和胡适的思想脉系不同,文化资源有异,价值取向疏离,他们都是新文化的倡导者,却彼此相离,趋于不同新型知识分子或文化人的精神路向。他们真的是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叉点吗?

鲁迅早逝于1936年10月19日,只享年55岁;胡适小鲁迅10岁,卒于1962年2月24日。胡适的“重头戏”都在鲁迅仙逝之后,如若鲁迅再活上二三十年,就鲁迅的脾气,两人一定“打”得更加厉害。鲁迅是“一个也不宽容”,更何况是对胡适。

近年,社会和公众倒是对胡适宽容了。甚至说,犀利的鲁迅,是闪电,以闪电的锐利,刺破黑暗;温和的胡适,是阳光,从外面柔缓地透亮黑暗。

鲁迅多质疑、忒尖刻,也还是“人生得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胡适说是“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却也主张“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我不知道如何将鲁迅和胡适“整合”起来,他们本人是不可能了,我们或许可以——因为历史的大浪淘沙,因为时代的变迁进步,因为观念的深邃发展……

医学和文学是相通的,鲁迅的“解剖精神”,胡适的“儒雅风格”都是医生应该学习的,并应成为我们自己精神与风格的基本元素。

鲁迅的“解剖精神”是针对于社会,所以弃医投文。我于2013年出版了一本书《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署名叶维之),著名作家、鲁迅研究家李国文先生在本书序言里评阅道:他在手术台上,拿着手术刀,面对的是病人;而他拿起笔,奋力疾书,面对的是整个社会。诚然,我自觉没那样的高度和深度,也只是学习鲁迅的解剖精神而已。社会也罢,人体也罢,都是会有缺陷、弱点或问题的,或者可以称为某种疾病吧,都需要去医治。医文同源、同理,都要目光深刻锐利、细致准确、抓住关键、切中要害。

回到我们的阅读,终归开卷有益。我们可以说,阅读是一个人的素质,进而扩大为民族素质的体现。而文学则是其聚焦之点。

本文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一个医生的读书杂记”专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