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北大人民医院 郭继鸿
房扑的危害
房扑属于病理性、有害的心律失常,有损害心功能、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等危害。
1. 损害心功能
房扑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取决于基础心脏病、心室率、房扑持续时间,服用的药物以及患者处于休息还是运动状态。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心室率,过快的心室率可引起心输出量的急剧下降,心肌缺血、血压下降。
除引起血压下降,先兆晕厥和晕厥外,有时还能引发急性肺血肿,急性心功能不全,尤其伴有基础心脏病或年龄较大而存在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当伴有室率较快的房扑长期存在时还能引发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2. 诱发心肌缺血
无缺血性心脏病的房扑患者主诉胸痛时,常被认为是房扑引起的不适症状误让患者感到胸痛。但应当了解,当房扑伴快速心室率时,可使冠脉的基础血流量下降至60%:
①过快的心室率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②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可使冠脉灌注压下降;
③心室率过快可引起心室舒张期缩短和左室舒张末压升高,使冠脉血流量进一步下降,冠脉灌注时间缩短。如果患者原来就有冠心病,可使心肌缺血急剧加重,并进一步恶化心功能。
图 反复性心房扑动
患者女、32 岁,不伴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为患者Ⅱ导联的连续描记,可见房扑短阵发作时F 波的频率略有不等,诊断为反复性房扑。
3. 增加脑栓塞的发生
房扑与快速房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十分相像,可使房内血流缓慢而增加附壁血栓形成的几率。同时,房扑发生时心房肌也存在顿抑现象,一旦窦律恢复,心房收缩功能逐渐恢复时,容易使附壁血栓脱落引发脑卒中。房扑的这一危害与房颤几乎等同,使房扑与房颤抗栓治疗的策略完全相同。
六. 房扑的治疗
房扑患者的治疗包括心律失常的治疗和脑卒中的预防。与房颤一样,房扑的心律失常治疗包括控制心室率、转复窦律和维持窦律的治疗。其中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非药物两种治疗。
1. 房扑的药物治疗
控制房扑快速心室率的治疗最早应用的是洋地黄制剂,随后被β 受体阻滞剂和Ca2+ 拮抗剂的治疗所替代。而房扑的药物复律要比房颤更困难,因房扑大折返的可激动间期宽而稳定,使有效转复房扑的药物更少。早期应用的药物有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近年来,伊布利特和多菲利特等新型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问世与应用,使房扑药物复律的有效率高达90%。转复后还要进行维持窦律的药物治疗。
2. 房扑的非药物治疗
房扑非药物治疗的种类与方法更多。
(1)电刺激治疗:高频心房电刺激或经食管快速心房刺激有效终止房扑的成功率高达80%~100%,且方法无创,更易实施。
(2)直流电复律:可行紧急或择期经胸电复律治疗,转复时应用的电能量相对要低(50W)。
(3)植入永久式的心房转复器治疗。
(4)外科消融治疗房扑。
(5)导管消融房扑:与房颤的导管消融不同,房扑的导管消融主要针对三尖瓣峡部进行双阻滞的消融治疗。治疗时先经影像学及电学标测确定右房峡部缓慢传导区的位置,再行该部位的导管消融,直到峡部的电传导出现双向传导阻滞为止。目前房扑导管消融治疗的成功率高达95%~100%,因治疗的成功率高,合并症少,故2003 年欧美的相关指南已将房扑的导管消融提升为一线治疗方法。
3. 减少脑栓塞的预防治疗
因房扑引起脑卒中的发生率与房颤类同,故房扑的脑栓塞和体循环栓塞的预防性抗栓治疗策略与房颤相同。
来源:朱晓晓心电资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