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项覆盖全球12个国家(包括中国)的多中心、前瞻性、初始队列研究显示,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约1/6发生房颤。
这个初始队列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建立,共纳入1423例无持续性/永久性房颤病史、近期未接受外科手术的急性入院ICU成年患者,研究者对其中1415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15.6%的患者发生房颤,其中13.3%为新出现的房颤。这些患者共发作房颤539次,其中59%是通过持续心电监护诊断的。
研究者发现,有高血压、阵发性房颤、败血症病史及入住ICU时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房颤。
在该研究中,用于控制房颤的干预措施包括输液(19%)、补镁(16% )、补钾(15%)以及给予胺碘酮(51% )、β1选择性阻滞剂(34% )、钙通道阻滞剂(4%)、地高辛(16% )、直流电复律(4%)。
发生房颤的患者中缺血性血栓栓塞事件(13.6% vs 7.9%)、严重出血事件(5.9% vs 2.1%)发生率及死亡率(41.2% vs 25.2%)明显高于未发生房颤的患者。
但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患者的90天死亡风险并未显著增加(HR=1.38,95% CI:0.95~1.99)。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与2016版指南相比,在血脂异常指标方面,2023版指南有什么亮点内容值得特别关注?
ApoA1、ApoB、Lp(a)指标异常的临床意义有哪些?哪类患者建议筛查?
在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所谓“正常”的LDL-C水平对ASCVD超(极)高危患者而言则属明显升高在新指南中如何体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