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卒中领域的全球盛会——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2024,ISC 2024)于当地时间2月7日~9日在美国凤凰城举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共有12项研究成功入选,其中神内方向4项、神外方向8项。基于此,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特别策划【ISC 2024 宣武研究展播】专题,带大家领略中国智慧的魅力。
当地时间2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院士团队在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2024,ISC 2024)上详细介绍了一项名为“磷脂酰丝氨酸暴露介导的缓解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脑保护的新治疗靶点(Mediated Mitigation of Phosphatidylserine Exposure May Be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Brain Protection in Ischemic Stroke)”的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在临床相关的再灌注过程中,磷脂的非对称性分布对保护缺血半暗带的作用。
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吴迪教授
研究概览
01
研究背景
细胞自我保护途径是高度保守的,可能是保护组织免受损伤和疾病侵害的有力方法。该研究团队首次通过跨物种的模型实验,从细胞、小鼠、大鼠、非人灵长类动物到人类,系统地证明了激发内源性自我保护途径对保护卒中后脑组织的巨大潜力。
02
研究结果
卒中动物模型研究显示,缺血半暗带区域的跨膜蛋白30A(Tmem30a)转录本显著增加。Tmem30a是P4-ATP酶的β亚基,对于维持细胞膜磷脂的不对称分布,特别是内叶的磷脂酰丝氨酸(PS)至关重要。Tmem30a转录本的增加与PS暴露的减少、神经元死亡的降低以及神经系统预后的改善密切相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重组Annexin V蛋白能够减少野生小鼠缺血/再灌注后的PS暴露,缩小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然而,在Tmem30a基因敲除小鼠和接受siRNA-Tmem30a治疗的小鼠中,这种保护作用并未出现。
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研究表明,在存在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带的卒中患者中,高水平的Annexin V与较好的预后相关。但在无缺血半暗带组织的卒中患者中高水平Annexin V与良好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这项研究揭示了磷脂非对称分布在缺血性脑卒中保护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首次提出Tmem30a可能是唤起内源性自我保护途径以保护卒中后脑组织的潜在新策略。新靶点的发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带来了曙光。未来研究应继续深入探讨Tmem30a在缺血性脑卒中保护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一途径开发新型治疗药物。此外,研究还将关注其他潜在的内源性自我保护途径,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新靶点。
END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供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