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本期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母义明
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优势
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和循证医学证据的逐渐积累,GLP-1受体激动剂在2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近年来研究发现,这类药物不仅具有有效的降糖作用,其还具有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改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潜在作用。所以这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剂型的研发也非常迅速。
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优势:(1)安全性好,显著降低患者体重,低血糖发生率极低[1];(2)应用广泛,单药或者与其它降糖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T2DM的血糖水平;(3)疗效显著,降低患者餐后血糖(PPG);(4)多重降糖机制,通过胰岛素释放、抑制胃排空、延缓食物摄入控制PPG[2][3]。总体上,GLP-1受体激动是一类有效控制PPG的降糖药物。
不同种类GLP-1受体激动剂的区别
不同种类的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不同的临床优势,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可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控制血糖的持久性更显著,而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利司那肽)控制PPG效果显著。目前GLP-1受体激动剂的使用是安全的,建议选择好适用的人群,此外,需及时联合应用其他降糖药物稳定血糖,无论是短效还是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都有它的临床用武之地。
合并ASCVD的T2DM患者的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的选择策略
国内外专家共识或指南指出对于合并ASCVD的T2DM患者,优先推荐已证实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医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联合用药中适宜的GLP-1受体激动剂种类,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1)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2)血糖波动的分型(空腹高血糖型或餐时血糖波动型);(3)基础治疗中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因此,通过认真评估患者代谢控制和糖尿病并发症情况选择联合应用的药物,最终达到全面改善患者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Diabetes Care, 2013, 36(9): 2489-2496.)(Diabetes Obes Metab, 2018, 20(2): 335-343.
2、利时敏产品手册.
3、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年,26(5):353-36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