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又一重要突破!张力教授、方文峰教授团队TROP2-ADC研究最新成果引领肺癌ADC治疗新方向丨今日前沿

2025-04-21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2025年4月1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方文峰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了关于芦康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Tirumotecan)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该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联合全球多中心研究团队共同开展,是“中国研究者主导+全球协作”模式下的又一重要成果。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张力教授团队在短短一个月内第二次在《自然·医学》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学者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领先地位!



破解TROP2-ADC在非小细胞肺癌应用中的困境


肺癌是全球因癌症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病例的80%~85%。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尽管目前的治疗手段,如铂类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针对特定基因变异的靶向治疗等,能够提供一定的疾病控制率,但大多数患者最终会产生耐药性,导致疾病进展。耐药后的治疗选择少,获益有限。因此,开发新的有效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TROP2是一种在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中过表达的跨膜糖蛋白,是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热门靶点之一。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TROP2的ADC,采用了自研偶联技术的创新设计、全新的毒素载荷以及高药物抗体比(DAR)值的策略,在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和抗肿瘤活性的同时,可降低毒素载荷的全身暴露和毒性。


2025年3月4日,芦康沙妥珠单抗斩获全新适应证,用于治疗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和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NSCLC成人患者,使得芦康沙妥珠单抗成为全球首个获批肺癌适应证的TROP2-ADC,也确立了其在该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


疗效数据全面领跑,EGFR突变人群从中获益更多


本研究包括两项临床试验:KL264-01研究3A队列和SKB264-II-08研究Part 1的队列1和队列2。KL264-01研究3A队列,共纳入43例患者,包括21例EGFR野生型和22例EGFR突变型患者。SKB264-II-08研究Part 1的队列1和队列2共纳入64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其中队列1为对EGFR-TKI耐药且接受过含铂化疗的患者,队列2为对TKI耐药但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此外,KL264-01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涵盖了亚洲、欧美等地的患者群体,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域人群的差异。


在KL264-01 3A队列中,截至2024年3月5日,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总体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0%,疾病控制率(DCR)为8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达8.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达21.8个月。在EGFR野生型患者中,总体客观缓解率为2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3个月;在EGFR突变型患者中,疗效获益更为突出,总体客观缓解率高达5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1个月。事后亚组分析进一步显示,相比EGFR野生型患者,EGFR突变患者从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中获益更多。


KL264-01 3A队列主要结果


SKB264-II-08研究Part 1进一步验证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在64例患者中,截至2024年4月19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2.7个月,总体客观缓解率达到34%,疾病控制率达8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达9.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


SKB264-II-08研究Part 1主要结果


独特机制,EGFR突变激发芦康沙妥珠单抗潜力


芦康沙妥珠单抗是一种靶向TROP2的创新ADC,而TROP2作为抗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在正常组织和细胞中几乎不表达或低表达,保证了治疗的精准性。此外,芦康沙妥珠单抗采用稳定性经过优化的CL2A连接子,在抗体端通过新一代偶联技术(甲磺酰基嘧啶连接头)与具有高亲和力和靶向性的人源化抗TROP2抗体不可逆偶联,在毒素端与自研毒素小分子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T030)偶联而成,DAR值高达7.4。


对潜在作用机制的探索表明,EGFR突变可显著增强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内化活性,这一发现与临床结果相互印证,提示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或可显著获益。


安全性数据良好,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可控性强


在安全性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共107例患者接受了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虽然任意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以及3级或以上TRAEs分别为98%和71%,但大多数患者在对症治疗后能够迅速恢复。这表明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安全性整体可控,治疗相关的毒性在充分的支持治疗下能够得到缓解。


未来展望:布局全球Ⅲ期试验


在中国研究者主导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推动下,芦康沙妥珠单抗成功突破TROP2-ADC研发困局。相较于国际同类药物在NSCLC领域折戟的困境,张力教授团队开创性地发现EGFR突变增强ADC内化的机制,并通过KL264-01/SKB264-II-08双研究验证“精准富集+广谱覆盖”策略,证实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突变NSCLC治疗中的卓越疗效。目前,多项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全面覆盖了EGFR突变晚期NSCLC人群,未来有望为该类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此外,在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已开展多项III期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芦康沙妥珠单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免疫治疗等)的联合应用前景。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和精准筛选获益人群,芦康沙妥珠单抗有望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赵珅副研究员、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王启鸣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醒亚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廖君博士、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JordiRodon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孟祥姣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罗永忠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方文峰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者简介

Shape1

张力
通讯作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肺癌首席专家

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副所长、科主任导师

国家杰出医师、“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肺癌的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项目负责人


方文峰
通讯作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PI

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青年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医学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CACA)肺癌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青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学会精准医学与分子诊断专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专委会副主委


赵珅
第一作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肺癌精准治疗与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2023年CSCO“35位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

研究方向: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临床及转化研究

主持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优秀青年人才项目、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

文章发表:LancetOncol,Cancer Cell,Nat Commun,JThorac Oncol,J Hematol Oncol


通讯员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文朝阳 陈鋆 赵现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