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聚焦中国高质量原创研究!最新临床试验公布 | CIT2023

2023-07-04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图片



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理事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联合协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承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23)于2023年6月29日—7月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召开。



6月30日上午,万众期待的“最新临床试验公布”专场如期拉开帷幕。专场由陈绍良教授、唐熠达教授主持。Murray Esler教授、曹丰教授、许峰教授、蒋峻教授、黄榕翀教授、王晓教授、杨峻青教授参与了本场讨论。



Iberis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系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雄京教授现场分享了Iberis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系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Iberis-HTN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最新成果。



图片


Iberis-HTN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盲法、随机对照试验,旨在验证Iberis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系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共入组217例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入肾动脉神经消融术(RDN)组和假手术组,研究主要终点为术后6个月24 h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SBP)相对于基线变化值。研究结果显示,6个月随访结果达到主要疗效终点,在随机分组6个月后,RDN组24 h SBP降低明显优于假手术组。使用Iberis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系统,6个月时的24 h动态血压和诊室血压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机分组6个月后,无器械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靶向去肾神经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性试验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分享了靶向去肾神经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性研究(SMART研究)最新成果。



图片


目前RDN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实践中,还无法对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肾交感神经进行准确的标测。基于这一临床需求,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技术(msRDN)将引导、造影、刺激、温控消融和手动灌注等功能融于一体。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经过msRDN治疗的患者在抗高血压药物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情况下,实现了血压控制达标[诊室收缩压(SBP)<140 mmHg],即msRDN能够使患者在显著减少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帮助血压控制达标。在安全性方面,6个月随访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死亡事件和严重肾功能异常事件,RDN组的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严重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假手术对照组无差异,证实了msRDN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



血管造影定量血流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本效益试验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雷教授分享了血管造影定量血流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本效益试验的最新成果。



图片


FAVORⅢ China研究已经证明了采用定量血流分数(QFR)指导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l)策略,相对于传统造影指导,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本次分享聚焦于FAVORⅢ China研究的卫生经济学和生活质量预设终点的最新成果。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与标准血管造影指导相比,QFR指导的PCl策略使两年临床总成本有小幅增加,但与此同时QFR指导的PCl策略更显著降低了两年不良事件发生率,每避免一次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相关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3229元。根据其他医疗系统此前的研究和专家意见,这一结果有非常高的经济学价值。QFR的应用避免了更多不必要的支架植入,尽管QFR组使用PCl更少,但并没有出现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在任何随访时间点都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健康状况更差,且两组的两年总QALYs几乎相同。在使用法国医疗保健相关成本进行的敏感性分析中,同样看到了QFR指导PCI带来的卫生经济学方面的获益。



新型血管内冲击波碎石系统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分享了新型血管内冲击波碎石系统治疗严重冠状动脉钙化试验(CALCI-CRACK试验)的最新成果。



图片


冠脉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ISL)为临床处理钙化病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国产ISL装置用于治疗重度钙化病变安全有效,6个月随访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与DISRUPT CAD-Ⅲ试验中65.1%的平均狭窄相比,CALCI-CRACK试验的研究人群狭窄程度更重,达到85.93%,在ISL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亚组分析中,钙化断裂出现的比例很高,达到93.55%,也进一步证实了当前设备的有效性。在6个月的随访中,未出现心脏性死亡,仅1例患者(0.42%)出现严重的血管造影并发症。



薄壁可吸收雷帕霉素靶向洗脱冠脉支架Firesorb治疗原发性冠状动脉疾病前瞻性患者水平汇总分析12个月主要结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分享了薄壁可吸收雷帕霉素靶向洗脱冠脉支架Firesorb治疗原发性冠状动脉疾病的一项前瞻性患者水平汇总分析12个月主要结局。



图片


FUTURE-Ⅲ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组目标值临床研究,旨在评估Firesorb支架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205例受试者入组,研究主要终点为术后1年的靶病变血运重建失败率(TLF),次要终点包括器械/病变成功率、靶病变/靶血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等。FUTURE-Ⅲ试验最新结果显示,12个月随访结果主要终点TLF达到了研究终点目标。1年的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包括TLF、患者相关临床复合终点(PoCE)、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和支架内血栓形成,与既往已报道的类似支架的其他临床试验数据相似或更低。研究证明了新一代薄壁设计(thinner-strut)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特定植入技术,可能为基于聚乳酸(PLLA)的BRS的回归提供机会,并进一步改善其物理和机械性能。


END


中国医学论坛报 慧敏 报道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宋雷教授 审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