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沈雳教授:打破行业壁垒,洞悉创新趋势——从白皮书看心血管器械创新突破点|“心”闻周刊

2021-11-29作者:论坛报前沿资讯
非原创 心闻周刊

“心”闻每周看



微信图片_20211025144510.jpg




“国际心研究”主要内容



  • 左后心包切开术可降低心脏术后房颤发生率  心脏术后多发的房颤,术中处理能有效预防吗?11月14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PALACS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共纳入420名接受冠状动脉、主动脉瓣、升主动脉手术或联合手术及同时无房颤或其他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随机分配至左后心包切开组或非干预组,随访至出院后30天。结果显示,同期行左后心包切开术可显著降低术后房颤发生率56%(17% vs.32%)。安全性方面,左后心包切开组术后心包积液的发生率低于非干预组,两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和2%,但未发现左后心包切开术相关的并发症。


  • 左主干病变策略选择,CABG还是PCI?  目前,左主干病变患者的最佳血运重建策略尚未明确。11月15日,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多为低-中复杂度的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PCI与CABG的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研究纳入4项RCT试验4394名患者,中位SYNTAX评分为25分,随机分配到PCI组或CABG组。分析发现,两组5年全因死亡率(11.2% vs.10.2%,P=0.33)无统计学差异。自发性心梗和再血运重建在PCI组更为常见。在卒中发生率方面,两组也无显著差异(2.7% vs.3.1%,P=0.36),但是在随机分组后的第一年,PCI组的风险较低(HR=0.37, 95%CI:0.19~0.69)。


  • 二尖瓣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能否获益?  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轻度或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在行二尖瓣手术时是否应该同期进行三尖瓣成形术,目前仍存在争议。11月1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多中心RCT研究为此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纳入401名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轻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组,随访2年,主要终点是因三尖瓣反流再次接受手术、三尖瓣反流相对于基线进展两级或出现重度三尖瓣反流或者死亡的复合终点。结果显示,相比单纯接受二尖瓣手术的患者,同时接受二尖瓣手术和三尖瓣成形术的患者,2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更低,发生率降低的驱动因素是进展为重度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较低。但同时接受二尖瓣手术和三尖瓣成形术的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率增加。


  • 高钠低钾饮食伤“心”!  11月1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提示,高钠低钾饮食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研究纳入6个前瞻性队列、超过1万名健康成年人的数据,在对应的队列研究中,每人收集至少两份24小时尿液样本来评估钠和钾的排泄量。结果发现,24 h尿钠排泄量高、尿钾排泄量低、尿钠尿钾比值高均与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24 h尿钠排泄量每增加1000 mg,心血管风险增加18%。24 h尿钾排泄量每增加1000 mg,心血管风险则降低18%;24 h尿钠尿钾比值每增加1个单位,心血管风险增加24%。


  • ARNI可降低HFpEF患者NT-proBNP水平  11月16日,JAMA发表的PARALLAX研究比较了沙库巴曲缬沙坦与个体化治疗相比对HFpEF患者的效果。研究是一项为期24周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2572名左室射血分数>40%、NT-proBNP水平升高、具有结构性心脏病和生活质量降低的心衰患者,随机分配到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或个体化治疗组。结果显示,12周时,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T-proBNP水平降低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但在24周时,两组之间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KCCQ-CSS)以及NYHA分级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


  • ICD降低长QT综合征死亡率的有效性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降低长QT综合征患者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研究。11月23日,JACC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研究纳入3035名QTc≥470 ms或已确认长QT综合征突变的患者,其中597名有ICD植入史。随访期间,389名患者死亡,其中137名患者在50岁之前死亡,116名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在整个人群中,与没有植入ICD的患者相比,植入ICD的患者死亡风险较低。在非致命性心脏骤停病史、服用β受体阻滞剂且有晕厥史、QTc≥500 ms且停用β受体阻滞剂且有晕厥史三个适应证亚组中,植入ICD的患者死亡风险也较低。该研究为高危长QT综合征患者植入ICD提供了证据。


“行业心动态”主要内容



  • 近日,国际复苏联合委员会(ILCOR)在Circulation发布了《2021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科学与治疗建议的国际共识》。共识主要包括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新生儿生命支持、急救等内容。其中,共识不建议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常规将头抬高;对于溺水后能否使用体外除颤器AED,共识认为在基础生命支持阶段使用AED进行电击是安全的;对于ST段抬高的心脏骤停后昏迷患者,建议早期行冠脉造影。


  • 11月13日,亚太心律学会(APHRS)发布了《2021 APHRS房颤卒中预防共识指南》。该指南在2017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总结。对于亚洲房颤患者,指南推荐采用基于房颤“ABC”路径的整合医疗或整体管理方法来改善预后。其中,A是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具体的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确定低危患者;其次,为有1个及以上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提供卒中预防措施并评估出血风险;第三,选择口服抗凝药。B是症状管理;C是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管理。同时,指南特别强调,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出血风险并非一成不变,必须定期重新评估。


  • 高钾血症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危及生命,还会干扰RAAS抑制剂等相关药物的合理使用。近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在《中华医学杂志》发布了《中国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管理专家共识》。共识建议,血清钾水平>5.0 mmol/L即诊断为高钾血症。同时,共识为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及管理提供了详细指导。


  •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款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闫炀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应用于临床,成功救治两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首款国产ECMO系统成功应用于临床,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实现了国产重大医疗器械自主化研制的突破。


  • 股动脉是TAVR的首选入路,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本身血管纤细或存在严重钙化等原因,不具备经股动脉TAVR的条件。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冯沅教授团队为一例外周动脉纤细的81岁高龄患者成功实施国内首例经腔静脉TAVR术,经由下腔静脉至腹主动脉建立手术入路。最终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于术后一周康复出院。


  • 11月20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在上海发布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和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共有100家医院进入“复旦版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专科声誉排行榜共设置42个专科。其中,位列心血管病专科声誉排行榜前三的医院依次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每周心评论”内容概要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2021年11月18日,我国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首份白皮书——《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白皮书(2021)》在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1年会上正式发布!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雳教授对该“白皮书”进行解读精彩访谈,不容错过!


来源:心血管远程平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