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会导致严重的右室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不同病因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治疗方式不同。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主要用于保证病情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在联合基础和靶向药物治疗前提下,对肺动脉高压(PAH)实施介入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介入疗法主要包括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肺动静脉支架植入术、球囊房间隔造口术、Potts分流以及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甚至心肺联合移植。
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
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主要用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通过扩张球囊对慢性血栓导致狭窄或闭塞的肺动脉通过挤压海绵样的血栓组织,同时径向拉伸血管,从而导致血管的管腔扩大,恢复肺部局部血流灌注,以降低肺血管阻力及平均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及低氧血症的一种导管介入技术。适用于无法实施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或者PEA术后仍有持续或复发肺动脉高压的CTEPH患者。理想的BPA治疗应缓解患者静息和运动期间的症状,进一步的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恢复正常肺血流动力学,使氧饱和度在休息时达到正常水平。
肺动脉支架植入
目前纤维素性纵隔炎、肺血管炎(控制稳定)、射频消融致肺静脉狭窄等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考虑支架植入,缓解患者症状。肺动脉支架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有临床病例报道。现在使用的肺动脉支架以外周血管支架为主,一般使用的是无药物涂层的裸支架。目标血管直径不适宜太小,太小的血管因血流量小,植入支架后改善的效果不明显。经过适合管腔大小球囊扩张后,狭窄病变两端压力差仍较大时,提示扩张效果不理想,可考虑支架植入治疗。肺动脉支架植入后如何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治疗时间以及肺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原因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球囊房间隔造口术和Potts分流
球囊房间隔造口术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手术,通过制造房水平分流缓解心脏负荷,改善患者运动耐受力和症状,目前,临床上该术式主要应用于心脏结构完整的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缓解右心负荷)患者。Potts分流通过连接左肺动脉和降主动脉,旨在减轻右心压力并增加全身血流量,从而在动脉氧去饱和的情况下改善全身氧运输。由于这些手术很复杂,风险很高,包括与手术相关的大量死亡率,因此很少在PAH患者中进行,只能在有技术经验的中心进行考虑。
肺动脉去神经术
肺动脉去神经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与PAH不良预后相关的交感神经过度驱动增加。尽管这种机制对PAH进展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但交感神经过度驱动通过位于肺动脉分叉处的拉伸受体介导的压力反射与血管收缩和血管重塑相关。对血管重塑的急性和慢性射频治疗可改善血流动力学。肺动脉去神经术通过穿刺患者的股静脉,将特制的环状导管送到肺动脉分叉的近端,连接射频消融仪后通过肺动脉的内膜损伤浆膜层下的交感神经,当近端肺动脉交感神经被消融后,释放的交感激素减少,进而导致血管松弛,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管压力和肺动脉高压,降低右心阻力。然而,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肺动脉去神经治疗可以使已经接受推荐药物治疗的患者获益。一项小型多中心研究测试了在接受PAH双药或三药联合治疗的患者中使用血管内超声导管进行肺动脉去神经治疗的可行性,没有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较接受PAH双药或三药联合治疗的患者,手术治疗患者的肺血管阻力降低、6分钟步行距离和日常活动均增加。
互动问题
1、(多选题)BPA的治疗原则是?
A. 简单、重要病变优先原则
B. 小球囊原则
C. 分次手术原则
D. 一次处理所有靶血管
2、(填空题)BPA治疗特定的并发症是_____、_____。
作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李成伟
审阅 李圣青教授
李圣青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2008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两年半;2011年初赴美国Rochester市Mayo医院进修半年;2017年在美国MD. Anderson进修肿瘤多学科诊疗;2018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进修危重症医学
2020年获全国抗击新冠先进个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抗击新冠先进个人
2020年获中国医师协会优秀呼吸医师奖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理学会 呼吸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委员
上海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兼肺血管病学组组长
上海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面上项目6项,国自然重点专项1项
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
主持军队2110重大课题1项
主持上海市超限制造子课题1项;主持上海市申康临床技术提升重大项目1项;主持上海市科委医学创新研究专项1项
发表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和肺癌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
主编专著7部,参编专著6部
申请发明专利4项
主攻呼吸危重症、肺癌与肺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李圣青教授 每周二、周四下午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总院门诊7楼 特需门诊;每周三下午 总院门诊7楼 肺血管病MDT门诊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