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壮大人才队伍,加强行业规范 ——梁宗安教授谈我国呼吸治疗学的未来发展

2018-03-2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呼吸危重症呼吸治疗

1011563170.jpg

梁宗安教授

呼吸治疗是一个专门的职业。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已经出现呼吸治疗师,现在美国大约有18万名呼吸治疗师在从事相关工作。呼吸治疗在我国发展比较晚,最早设立呼吸治疗科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此后华西医科大学开始招收医学技术本科专业呼吸治疗方向的学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多家医院也陆续设立呼吸治疗中心(组)。随着临床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已有数十家医院建立了呼吸治疗科室,相关从业人员也已发展到数百名。

由于起步较晚,呼吸治疗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未来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1.明确岗位定位 医院要想发展呼吸治疗,医院和科室的管理者就应该对岗位有清晰的认识。岗位职责有哪些?在从业人员有限或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任务?这些都是管理者要思考的问题。我所在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管理得比较正规、有序,呼吸支持治疗中心现有留院任教、专培、专修、实习等各类呼吸治疗师约70名,参与以机械通气、气道管理为主要内空的各类呼吸治疗工作。

2.明确职业定位 目前,在国家层面还没有形成针对呼吸治疗师的统一管理模式,希望通过业界的共同努力,逐渐在我国建立起呼吸治疗师的规范化职业体系(包括职业考试、执照发放、继续教育等)和职称晋升制度,以便吸引和壮大我国呼吸治疗队伍。

3.规范本科专业教育 呼吸治疗的普通高校专业本科教育于1997年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开展,而后开始逐渐延伸到国内的其他医学院校。但目前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的专业目录里还没有呼吸治疗的本科专业(专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目录里有),呼吁加快建立呼吸治疗本科专业教育。

4.提升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最早在我国行业组织中建立了呼吸治疗学组。此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和重症医师分会也分别成立了呼吸治疗学组,这些组织对推动我国呼吸治疗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期待未来随着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能逐渐建立起专属于呼吸治疗专业的行业组织。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使我国的呼吸治疗学科建设更加规范。

5.鼓励创新 呼吸治疗过程需要用到很多仪器设备和医用器械,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很大的创新空间。在当前国家大力鼓励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呼吸治疗专业大有可为,期待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

(刘金 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