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间歇扫描连续血糖监测对血糖控制不佳的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发表期刊:《糖尿病/代谢研究与评论》[Diabetes 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IF(2022):8]
通讯作者:翁建平
主要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翁建平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成年T1DM患者中,与常规的指尖血糖监测(BGM)相比,使用间歇扫描连续血糖监测(isCGM)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这对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
研究共纳入104例HbA1c为7%~10%的成年T1DM患者,包括66例女性和38例男性,平均年龄为34.2±12.2岁。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isCGM组(n=54)或BGM组(n=50),持续干预24周。研究主要结局是干预后HbA1c水平的变化;次要结局包括传感器衍生指标的变化。
干预24周后,isCGM组的HbA1c水平从8.1%显著降至7.5%;BGM组从8.0%降至7.7%,组间差异为0.3%(95%CI 0.0%~0.6%;P=0.04)。isCGM组HbA1c降低超过1.0%和1.5%的比例均显著高于BGM组,调整后的比值比分别为2.5(95%CI 1.1~5.5;P=0.03)和3.2(95%CI 1.1~9.0;P=0.03)。isCGM组的葡萄糖目标范围内(70~180 mg/dl)时间显著增加,而BGM组变化不大。两组的低血糖发作时间没有显著差异。
这项研究为成年T1DM患者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血糖管理策略,提示使用isCGM有助于显著降低HbA1c水平,这对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
翁建平
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副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蚌埠医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表型组学分会副会长、亚洲分子糖尿病研究会副主席。最先证明了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可逆,提出并验证了“2型糖尿病β细胞休整”学说;制定了“2型糖尿病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方案”国际共识和国内共识;作为总负责人牵头制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首位担任新药Ⅲ期临床注册研究全球PI的中国临床医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