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isCGM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不佳的成年T1DM患者HbA1c水平 | 内分泌研究展播

2024-04-10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成果名间歇扫描连续血糖监测对血糖控制不佳的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发表期刊:糖尿病/代谢研究与评论》[Diabetes 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IF(2022):8]

通讯作者:翁建平

主要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推荐理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翁建平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成年T1DM患者中,与常规的指尖血糖监测(BGM)相比,使用间歇扫描连续血糖监测(isCGM)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这对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



研究解读


研究共纳入104例HbA1c为7%~10%的成年T1DM患者,包括66例女性和38例男性,平均年龄为34.2±12.2岁。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isCGM组(n=54)或BGM组(n=50),持续干预24周。研究主要结局是干预后HbA1c水平的变化;次要结局包括传感器衍生指标的变化。


干预24周后,isCGM组的HbA1c水平从8.1%显著降至7.5%;BGM组从8.0%降至7.7%,组间差异为0.3%(95%CI 0.0%~0.6%;P=0.04)。isCGM组HbA1c降低超过1.0%和1.5%的比例均显著高于BGM组,调整后的比值比分别为2.5(95%CI 1.1~5.5;P=0.03)和3.2(95%CI 1.1~9.0;P=0.03)。isCGM组的葡萄糖目标范围内(70~180 mg/dl)时间显著增加,而BGM组变化不大。两组的低血糖发作时间没有显著差异。


这项研究为成年T1DM患者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血糖管理策略,提示使用isCGM有助于显著降低HbA1c水平,这对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



作者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翁建平教授.jpg
通讯作者

翁建平

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副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蚌埠医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表型组学分会副会长、亚洲分子糖尿病研究会副主席。最先证明了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可逆,提出并验证了“2型糖尿病β细胞休整”学说;制定了“2型糖尿病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方案”国际共识和国内共识;作为总负责人牵头制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首位担任新药Ⅲ期临床注册研究全球PI的中国临床医生。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