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高度易栓状态:特发性VTE<45岁,复发性VTE或一级亲属有VTE<50岁,脑或内脏血栓形成史,死胎史,或3次以上不明原因在妊娠10周内自然流产。
2.轻度易栓状态:特发性VTE≥45岁或发生在妊娠期、产后早期,或在雌激素治疗时,或没有血栓形成家族史。
3.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时机:抗凝治疗后,患者停用华法林至少2周以后,再进行所有实验室检查。
▼表 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
APC=活化蛋白C,PCR=聚合酶链式反应,DVT=深静脉血栓形成。
*95%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凝血因子V Leiden基因突变,通过PCR可以检测凝血因子V Leiden基因。
1.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乳腺、盆腔和直肠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尿常规、外周血涂片全血细胞计数、生化检查、胸部X线片、乳房X线检查(女>40岁)、结肠镜检查(>50岁),以评估有无恶性肿瘤。
2.尿常规和血清白蛋白筛查肾病综合征。
3.询问可能代表炎性肠病的相关胃肠道症状。
4.检查患者有无口腔、生殖器溃疡、葡萄膜炎和皮肤损伤情况(白塞病)。
5.询问激素类药物、他莫昔芬或雷洛昔芬的使用情况。
1.活动性癌症或骨髓增生性疾病。
2.抗磷脂综合征。
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4.脂蛋白(a)水平升高。
1.是否对有血栓形成倾向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未达成共识。
2.对准备怀孕或使用激素避孕以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亲属可以考虑筛查。
3.对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无症状患者、既往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病史者,长期使用抗凝剂无效。
避免对年龄小于15岁患者进行遗传性血栓形成症的筛查。
1.至少发生过2次不明原因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
2.1次自发性危及生命的静脉血栓事件(特别是男性)。
3.1次不常见部位的静脉血栓形成。
4.特发性静脉血栓栓塞和癌症,抗磷脂综合征或抗凝血酶Ⅲ缺乏。
本文摘选自《美国全科医生实用诊疗手册(原著第4版)》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4天 获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8天 获1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10天同时阅读所有本书荐读章目者 获实体书抽奖机会
[抽奖说明: 本次活动抽奖名额根据书籍情况不同,本书抽奖限额2名,获奖者免费获赠《干细胞与自身免疫病》实体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