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临床应用
1.适应证
(1)癫痫
①部分发作:复杂部分发作、简单部分发作;②原发性或继发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③混合型发作;④可单独或与其他抗惊厥药合并服用,对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发作无效。
(2)三叉神经痛
①由于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三叉神经痛;②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③原发性舌咽神经痛。
(3)情感障碍
①急性躁狂发作及预防躁狂复发;②双相情感障碍;③抗抑郁的联合用药。
2.用法用量
卡马西平片剂可在用餐时、用餐后或两餐之间用少量液体送服。对老年患者应慎重选择卡马西平。
(1)癫痫:①成人的初始剂量为每次100~200 mg,每日1~2次,逐渐增加剂量直至最佳疗效(通常为每次400 mg,每日2~3次),最大日剂量一般不超过1.2 g。②儿童每日10~20 mg/kg。12个月以下100~200 mg/d,1~5岁200~400 mg/d,6~10岁400~600 mg/d,11~15岁600~1000 mg/d,分次服用。推荐4岁或4岁以下儿童的初始剂量为20~60 mg/d,然后隔日增加20~60 mg。
(2)三叉神经痛:初始剂量为200~400 mg/d,逐渐增加至疼痛缓解(通常为每次200 mg,每日3~4次),然后剂量逐渐减小至最低可维持剂量。推荐老年患者的初始剂量为每次100 mg,每日2次。
(3)情感障碍:初始剂量为0.2~0.4 g/d,每周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1.6 g/d,分3次服用。
上述为卡马西平片的用法用量,其他剂型详见药品说明书。
治疗窗
于固定剂量服药1周后的清晨服药前或最长服药间隔后采血,监测稳态谷浓度。治疗癫痫的参考范围为4~12 μg/ml;治疗情感障碍的参考范围为4~10 μg/ml。
药动学特征
1.吸收
在人体内的吸收比较缓慢,但吸收完全。单剂量口服400 mg卡马西平后,12小时内达平均峰值血浆浓度,约为4.5 μg/ml。无论何种剂型,食物的摄取不影响卡马西平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
2.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0%~80%。在脑脊液和唾液当中的原型药物反映了血浆中非蛋白结合的比例,占20%~30%。卡马西平可以分泌进入乳汁。相当于血浆浓度25%~60%的卡马西平能通过胎盘屏障。
3.代谢
卡马西平在肝脏中代谢,环氧化是其最主要的生物转化途径,其主要代谢产物为10,11-反式-二醇衍生物和它的葡糖醛酸化物。
4.排泄
单剂量口服卡马西平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为36小时。由于卡马西平对肝脏单胺氧化酶系统的自身诱导作用,重复给药数周后半衰期可缩短为16~24小时,甚至8小时,而这一现象与服药的持续时间有关。与其他肝药酶诱导剂合并用药后的平均半衰期为9~10小时。
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
中枢抑制、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等。
2.胃肠道系统
呕吐、胃排空延缓、肠蠕动减少等。
3.内分泌系统
因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引起水潴留和低钠血症,发生率为10%~15%。
4.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
很常见严重的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少见剥脱性皮炎,罕见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非常罕见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
注意事项
1.饮食
与食物同服,食物的摄取不影响卡马西平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
2.年龄
老年患者对本品敏感者多,常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激越、不安等,应慎重选择卡马西平的剂量。
3.疾病
房室传导阻滞者、血清铁严重异常、有骨髓抑制史、有严重肝功能不全病史者等应禁用卡马西平。在服用卡马西平之前,停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至少2周,若临床状况允许可更长。
4.药物相互作用
(1)右丙氧芬、布洛芬等止痛剂,抗感染药,雄激素达那唑,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部分抗抑郁药,部分抗精神病药等可增高卡马西平和/或卡马西平-10,11环氧化物的血浆水平。
(2)洛沙平、喹硫平、扑米酮等可增高活性代谢物卡马西平-10,11环氧化物的血浆水平。
(3)奥卡西平、苯巴比妥等抗癫痫制剂,顺铂等抗肿瘤药,茶碱等支气管扩张药或平喘药可降低卡马西平的血浆水平。
来源:人卫药学 本文节选自《治疗药物监测临床应用手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