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专家简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擅长真菌 细菌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
2015年在英国伦敦Royal Free医院进修
负责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研究
在国内外发表SCI文章20篇
中华医学会热带病和寄生虫病学会艾滋病学组委员
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艾滋病并发症多学科协作专委会秘书
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肝病委员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性病艾滋病协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围生期感染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热带病分会委员
暴露后预防的开展不尽如人意
暴露后预防(PEP)是艾滋病防控中非常关键的内容。PEP分为职业暴露后预防和非职业暴露后预防两部分。许利军教授介绍,当前这两方面的工作开展并不尽如人意。
在职业暴露预防方面,相当一部分医院开展的并不理想,比如一些外科医生对此不甚了解,担心感染HIV,不愿意为HIV患者手术,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些HIV感染者享受同等医疗的权利。究其原因,一些医务人员目前对于艾滋病防控知识还停留在一起吃饭、拥抱、共用器具不传染的层面,但对于实施手术是否会导致HIV感染仍心存疑虑;同时,医生对PEP的相关知识还缺乏深入了解,对于职业暴露后如何进行规范有效的PEP还不太清楚;另外,部分医疗机构内的后续支持和保障系统有待提高,在一部分医疗机构尤其是没有HIV科室的综合性医院中,PEP药物相关的配备可能也并不完善。而除了医护人员这一类群体外,警察在工作中意外暴露也不少见。
在非职业暴露方面,其情况更为复杂。在HIV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中,母婴传播和吸毒传播因近年来的各项努力,导致的传播已经大大降低,而当前最严重传播途径当属性传播,特别是同性性行为导致的传播上升势头较快。虽然部分人群已经采取预防措施,但是由于对暴露后阻断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诸多误区和顾虑,导致现实中应该阻断但没有阻断的高危人群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
不规范的PEP要当心
许教授指出,目前临床工作中还是遇到不少不太规范PEP实施情况。一是“过度服药”,比如在用药前没有很好地进行暴露源分析,没有评估暴露风险和PEP适用性,不管对方是否感染HIV,也不管自己属于何种情况的暴露,一概去服药。
二是因过度担心而频繁检查。求询者发生暴露后,出于对HIV的恐惧,长时间反复去做检测,而主诊医生又未能在检测时间方面给到患者一个明确答复,因此导致患者不断地进行不必要的检测和咨询,检查结果也被患者过度解读。因此,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也要清晰地告诉患者PEP用药前、用药后的检测项目、检测间隔、检测时长,以免患者过多解读和担心。PEP仅适用于未感染人群,如果确诊HIV感染应该立即进行转介治疗,不再进行PEP,否则可能产生耐药风险。
他强调,当专业医生面对这些不规范行为时,应给予患者相对明确的专业指引,不能太含糊,要令患者相信科学,尊重知识。
依据指南掌握PEP实施方案
那么,如何规范化进行PEP呢?
许教授指出,当前国内外指南对于PEP都给出了明确的推荐时机和方案。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PEP的正确应用时机是24小时以内(尽可能在2小时内),最长不要超过72小时。
在2021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中1,首选的推荐方案为:恩曲他滨替诺福韦(FTC/TDF)联合多替拉韦或拉替拉韦(DTG或RAL);也可考虑选择比克替拉韦/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BIC/FTC/TAF),该药服用方便,患者耐受良好,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患者应连续用药28天,在用药当天以及用药的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各检测一次血常规、肝肾功能、HIV、HBV、HCV和梅毒。
以上治疗方案总体而言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只有少部分人可能出现头晕、腹泻。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乙肝患者服药时要特别注意,因为PEP相关药物中含有抗乙肝病毒成分,部分患者停药后可能发生病毒反跳,此时建议患者停药后密切监测乙肝病毒情况,发现反跳势头及时处理。
通常而言,成功的PEP不会导致HIV耐药风险增加。因为成功的PEP可以阻止HIV病毒进入体内复制,没有HIV复制,就不会产生耐药。
预艾大咖谈专栏介绍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艾滋病医学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国家卫健委艾滋病临床专家组成员
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艾滋病药物预防与阻断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艾滋病合并结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艾滋病学组委员
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治疗与关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艾滋病诊疗质控中心专家组副组长
深圳市艾滋病诊疗质控中心专家组组长
参考文献:
1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27(11):1182-120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