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尿毒症患者血液灌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2025-09-16作者:医学论坛报醒醒资讯

作者:徐金升



一、治疗依从性的核心影响因素

从患者、医疗、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一)患者层面:认知与身心负担

一是认知不足,42.6% 的患者误认为 “HP 是可选治疗”,不了解其对预防并发症的作用;28.3% 的患者对治疗存在恐惧(如害怕穿刺疼痛、担心过敏反应),导致治疗意愿低。二是身心不适,HP 治疗需额外耗时 2-2.5 小时,且治疗中可能出现低血压、头晕等不适,35.7% 的患者因 “治疗体验差” 减少治疗次数;长期疾病导致的焦虑、抑郁(发生率 38.9%),也会降低患者治疗动力。三是自我管理能力弱,老年患者(≥65 岁)中,52.1% 存在记忆力下降,易忘记治疗时间;合并糖尿病、视力障碍的患者,难以完成治疗前准备(如饮食控制)。

(二)医疗层面:服务与方案缺陷

一是治疗方案不适配,23.5% 的患者因 “治疗频率过高(如每周 2 次)” 或 “治疗时间与工作冲突” 无法规律治疗;部分医院 HP 治疗需预约排队,平均等待时间达 7 天,导致 18.7% 的患者延迟治疗。二是医患沟通不足,31.2% 的患者表示 “医护人员未详细解释治疗获益”,仅 19.5% 的患者收到个性化健康指导;治疗中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如低血压未快速纠正),会降低患者信任感。三是随访管理薄弱,62.3% 的医院未建立专门的 HP 患者随访体系,患者出现不适时无法及时获得指导,易自行中断治疗。

二、多维度干预措施的实践与效果

(一)患者教育:提升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

构建 “分层教育” 体系:对新患者,采用 “一对一讲解 + 视频演示”,重点介绍 HP 治疗的必要性(如降低心血管风险)、操作流程与并发症应对,确保认知知晓率达 90% 以上;对长期患者,每月开展 “病友交流会”,邀请依从性好的患者分享经验,同时进行并发症预防(如皮肤护理)培训。开发 “智能提醒工具”,如手机 APP 推送治疗时间、饮食注意事项,对老年患者提供电话语音提醒,使忘记治疗的发生率从 28.3% 降至 9.5%

(二)医疗优化:适配方案与强化服务

一是个性化方案调整,根据患者工作、家庭情况制定治疗计划,如为上班族安排周末治疗,为农村患者缩短预约等待时间(3 天);对耐受性差的患者,采用 “短时长治疗(1.5 小时)+ 2 1 次” 方案,减少身心负担。二是改善服务流程,建立 “HP 治疗绿色通道”,患者到院后 30 分钟内启动治疗;配备专职护士负责并发症处理,确保低血压、过敏反应等在 5 分钟内干预,提升治疗安全感。三是完善随访体系,出院后 1 周内电话随访,每月上门随访 1 次,记录患者治疗情况与不适症状;开通 24 小时咨询热线,及时解答患者疑问,使随访覆盖率从 37.7% 提升至 92.3%

)心理干预:缓解负面情绪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对焦虑、抑郁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疗法(CBT),每周 1 次,每次 45 分钟,帮助调整负面认知;组织 “兴趣小组”(如书法、手工),丰富患者生活,提升治疗信心。临床数据显示,心理干预后患者抑郁评分(SDS)从 62 分降至 45 分,焦虑评分(SAS)从 58 分降至 42 分,治疗依从率提升 25.3%

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策略与并发症防控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常见类型,占尿毒症患者总数的 35.2%(《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 2024》)。此类患者因糖尿病相关的血管病变、神经损伤与代谢紊乱,血液净化治疗难度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2.6%)、感染发生率(28.3%)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 1.8-2.2 倍。因此,制定针对性的血液净化策略与并发症防控方案,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