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解读专家】
镭223在mCRPC阶段的早期应用
目前对于mCRPC的治疗而言,mCRPC患者的SSE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较高,全程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抗肿瘤的过程中,不但要关心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治疗疗效,还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基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目前mCRPC的治疗已经囊括多学科诊疗、个体化治疗、支持治疗、定期监测评估和基因检测等等多种模式和手段。在药物治疗方面,近几年针对前列腺癌治疗的创新药物陆续面世,去年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出的一款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靶向治疗的药物——镭223给众多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带去了新的希望。
镭223是一种发射α粒子的放射性药物,其活性部分模拟了钙离子,具有亲骨性,尤其是骨转移病理骨增生活跃的区域。镭223发射的α粒子能够在邻近肿瘤细胞中引发高频率的双链DNA断裂,从而产生强效的细胞毒效应。同时,由于其α粒子发射半径小于100微米(不到10个细胞直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关键性III期ALSYMPCA研究以及在亚洲实施的III期研究15397的数据。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镭223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并延迟了首次症状性骨骼事件(SSE)的发生时间;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2020年8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拜耳公司的镭223上市,用于治疗伴症状性骨转移且无已知内脏转移的CRPC患者。过去一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中,镭223已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版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来讲,核素药物镭223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研究质量也较高,已成为该群体治疗的优选药物。
另外,充分评估患者HSPC阶段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体力状态、症状、疾病严重程度、病理特征和患者意愿后谨慎选择mCRPC阶段的药物治疗,并要尽可能兼顾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最后,王弘恺教授带来了两例应用镭223治疗的mCRPC患者病例报告,从临床实践角度完整诠释镭223为骨转移CRPC患者带来的三重获益,使mCRPC患者实现“活得长”且“活得好”。
目前适宜应用镭223的群体为新型内分泌治疗进展后的骨转移CRPC(无内脏转移)的群体,评价镭223疗效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PSA下降的情况,包括下降的程度和下降的速度;其二是症状缓解的情况,尤其是骨痛的缓解;其三是患者影像学的改善,包括原发灶和骨转移灶。临床中,镭223的应用必须严格遵照指南推荐,以骨转移为主的mCRPC患者,如果患者存在内脏转移或者软组织转移,那么镭223的应用需要打上问号。另外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血红蛋白、血小板、肝功能等等。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完善基因检测,如有存在特殊靶点突变,也可优先采用奥拉帕利等靶向治疗。总体而言,结合目前的临床经验来看,镭223在骨转移CRPC患者群体中的优势的确更加明显。未来,可对mCRPC患者进行更加精准的分层、探索镭223的联合方案,充分利用镭223独特的抗肿瘤机制,拓展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新格局。
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比例较高,骨转移引发的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虽然既往有包括双磷酸盐、骨保护剂等的应用,其在改善骨转移患者症状、减少或推迟骨相关事件具有明确作用,但遗憾的是,这些药物仅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不能延长患者生存。临床亟需更多更好的治疗手段以改善患者预后。在前列腺癌核素治疗中,既往即有β核素如锶-89、钐-153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有效缓解骨转移导致的疼痛,降低骨相关事件。相较于β核素,α核素能量更强,射程更短,穿透力更弱,因此对病灶的靶向杀伤力更强,定位更精确,对骨髓及周围组织的不良影响更少。从机制而言,镭-223与以往的锶-89、钐-153存在差异。镭-223是一种发射α粒子的放射性元素,其优点在于能量强大但是组织穿透力弱,因此其在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很小。无疑,新型核素治疗药物的应用带领核医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核医学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均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临床价值,成为肿瘤精准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普及核医学知识,帮助公众正确理解核医学的临床应用,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核医学诊断与治疗,从而造福更多患者。
【主题报告】
姚友生教授:镭223在mCRPC阶段的早期应用
目前对于mCRPC的治疗而言,mCRPC患者的SSE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较高,全程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抗肿瘤的过程中,不但要关心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治疗疗效,还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基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目前mCRPC的治疗已经囊括多学科诊疗、个体化治疗、支持治疗、定期监测评估和基因检测等等多种模式和手段。在药物治疗方面,近几年针对前列腺癌治疗的创新药物陆续面世,去年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出的一款针对前列腺癌骨转移靶向治疗的药物——镭223给众多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带去了新的希望。
镭223是一种发射α粒子的放射性药物,其活性部分模拟了钙离子,具有亲骨性,尤其是骨转移病理骨增生活跃的区域。镭223发射的α粒子能够在邻近肿瘤细胞中引发高频率的双链DNA断裂,从而产生强效的细胞毒效应。同时,由于其α粒子发射半径小于100微米(不到10个细胞直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关键性III期ALSYMPCA研究以及在亚洲实施的III期研究15397的数据。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镭223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并延迟了首次症状性骨骼事件(SSE)的发生时间;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2020年8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拜耳公司的镭223上市,用于治疗伴症状性骨转移且无已知内脏转移的CRPC患者。过去一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中,镭223已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版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来讲,核素药物镭223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研究质量也较高,已成为该群体治疗的优选药物。
另外,充分评估患者HSPC阶段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体力状态、症状、疾病严重程度、病理特征和患者意愿后谨慎选择mCRPC阶段的药物治疗,并要尽可能兼顾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最后,王弘恺教授带来了两例应用镭223治疗的mCRPC患者病例报告,从临床实践角度完整诠释镭223为骨转移CRPC患者带来的三重获益,使mCRPC患者实现“活得长”且“活得好”。
【热点对话】
在这一节的热点对话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许力为教授发表了在镭223临床应用方面的观点。
周峰教授:目前适宜应用镭223的群体为新型内分泌治疗进展后的骨转移CRPC(无内脏转移)的群体,评价镭223疗效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PSA下降的情况,包括下降的程度和下降的速度;其二是症状缓解的情况,尤其是骨痛的缓解;其三是患者影像学的改善,包括原发灶和骨转移灶。临床中,镭223的应用必须严格遵照指南推荐,以骨转移为主的mCRPC患者,如果患者存在内脏转移或者软组织转移,那么镭223的应用需要打上问号。另外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血红蛋白、血小板、肝功能等等。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完善基因检测,如有存在特殊靶点突变,也可优先采用奥拉帕利等靶向治疗。总体而言,结合目前的临床经验来看,镭223在骨转移CRPC患者群体中的优势的确更加明显。未来,可对mCRPC患者进行更加精准的分层、探索镭223的联合方案,充分利用镭223独特的抗肿瘤机制,拓展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新格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