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JNS:血流导向支架作为单一措施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的抗血小板管理策略

2022-01-06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颅内破裂动脉瘤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自从血流导向支架(flow-diverter stents,FDS)发明以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策略发生了显著转变。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和支架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动脉瘤采用FDS治疗;然而,FDSs通常不能治疗急性破裂动脉瘤。因为支架置入后通常需要数月才能到达动脉瘤完全闭塞,FDS作为独立策略治疗破裂动脉瘤,其造成的威胁生命的早期再出血风险,是难以接受的。此外,尽管支架表面(旨在降低支架血栓形成的风险)的改造取得了很大进展,但FDS需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ual-antiplatelet therapy,DAPT),这一策略被认为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是不安全的。

虽然血流导向不是急性破裂动脉瘤的一线治疗策略,但对于有水泡样、小的无法栓塞或夹层动脉瘤等特定亚组患者来说,血流导向是一种有价值的选择,或者没有其他更加合适的治疗策略时血流导向是最后的选择。在20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纳入了接受FDS装置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其再出血率低,血管造影持久闭塞率高。然而,在最近的研究中,血栓栓塞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很高,从2.2%到10%不等,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从6%到24%不等(表1)。在这些报告中,患者管理策略存在很大差异,包括不同的抗血小板方案(表2),这是影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微信图片_20211228154052.jpg

微信图片_20211228154058.jpg

2021年11月来自以色列的José E. Cohen等在 JNS 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介绍了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使用FDSs的经验,重点是抗血小板方案、围手术期管理和结局。

他们回顾性复习了2010年7月至2018年9月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患者的数据库,纳入标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天内使用了FDS作为独立治疗且未采取额外弹簧圈栓塞或夹闭术的患者。


脑室外引流管放置的标准

头 CT 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记录Hunt-Hess 分级和 Fisher 分级。根据意识状态改变、脑积水风险、脑室扩张、出血量和其他神经放射学数据评估放置EVD的必要性。由于有证据表明,服用DAPT的情况下放置EVD时出血并发症更为频繁,因此预期使用支架时,大多数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之前放置EVD。感知正常的患者或者 Fisher分级1-2出血的患者一般不需要放置EVD。对于植入FDS后需要进行永久性分流术或任何其他介入性手术的患者,则短暂修改DAPT方案,在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对于植入永久性分流装置的患者,分流术中仍然利用原始的 EVD 通路和钻孔植入脑室分流导管。

抗血小板策略

在置入FDS前,患者开始口服负荷剂量DAPT。在本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不同的方案。在纳入期的前三分之二,抗血小板方案包括经口或者胃管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和两次150 mg氯吡格雷或单次300 mg 氯吡格雷。当存在放置EVD指征时,在插入引流管后开始DAPT(图1)。

微信图片_20211228154104.jpg

患者服用氯吡格雷2~6小时后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300 mg,VerifyNow血小板反应性检测,Accriva Diagnostics Inc.)。当反应处于临界状态时,再次服用氯吡格雷(150 mg)后重新测试血小板功能。最初受体抑制水平目标为60~207 P2Y12反应单位(P2Y12 reaction units,PRU),根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经验,PRU>207提示氯吡格雷低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与血栓事件相比,手术相关出血并发症较低,因此在过去2年中,我们将目标调整为 60~120 PRU。

当氯吡格雷反应较小或没有反应时,给予负荷剂量替格瑞洛180~270 mg(术后维持剂量为60~90 mg/12 h)或40~60 mg普拉格雷(术后维持剂量为5~10 mg/d)。对于所有患者,负荷剂量后1.5~2 h 以及在开始治疗前,再次检查血小板功能。一般来说,对于高反应者,降低维持剂量,阿司匹林剂量(75 mg或81 mg/d或交替天)或停药。

对于未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在诊断性造影中决定置入支架时,给予推荐剂量半量的负荷剂量依替巴肽(即90 μg/kg推注),随后给予维持剂量静脉输注6 h。FDS植入后,立即通过鼻胃管给予阿司匹林(300 mg负荷剂量)和氯吡格雷(300至600 mg负荷剂量)。这种抗血小板策略未用于脑内出血的病例。

在过去的两年中,基于氯吡格雷的不可预测的疗效以及对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的信心,我们修改了抗血小板方案。目前,患者口服或经鼻胃管接受负荷剂量300 mg阿司匹林和180 mg替格瑞洛或30~40 mg普拉格雷。在服用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1~2小时后测试血小板功能。因此,未接受DAPT的患者在进行诊断性造影时,此时如果决定植入支架,我们不再给予依替巴肽,而是口服或经鼻胃管给予负荷剂量为300 mg阿司匹林和180~270 mg替格瑞洛或30~50 mg普拉格雷(取决于患者体重),服用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1~2 h后测试血小板功能。

FDS置入后,口服阿司匹林(100 mg)联合氯吡格雷(75 mg)或替格瑞洛(60~90 mg)(每日两次或更少)或与普拉格雷(10 mg),6~12个月。一般来说,远端置入FDS后采用12个月的双重抗血小板方案。手术后,每月评估所有患者的抗血小板抑制率,必要时调整抗血小板剂量。

血管内治疗手术

对于每一例患者,FDS部署和置入之前都开始DAPT并评估其充分的疗效。介入治疗是在完全肝素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目标激活凝血时间(ACT)为250~300秒。首选单支架治疗;然而,由于血管结构的原因,或者为了实现动脉瘤开口的良好覆盖,覆盖附近未破裂动脉瘤(出血风险较大者),或者为了辅助支架末端展开不理想,少数患者需要额外放置支架。当需要改善血管壁的位置时,采用球囊血管成形术。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量表描述FDS植入后血管造影填充的程度。

出院后15天和3个月进行头部CT随访研究。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患者接受了DSA和临床评估。无症状支架狭窄时,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因为这些狭窄通常是自限性的,并且会自发消退。


结果

共76名患者(61%为女性,平均年龄42.8±11.3岁)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囊型动脉瘤39例(51.3%),其他为血泡样动脉瘤或夹层或者梭型。其中囊状动脉瘤的平均直径为2.7±1.8 mm(1.2~11 mm)。所有患者颈部相对较宽,穹顶/颈部比值<1.5。

微信图片_20211228154109.jpg

诊断后平均2天进行FDS植入。平均每个手术使用了1.05个装置。没有发生直接归因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手术死亡率。共记录到6例(7.9%)与手术器械相关的临床并发症,其中2例(2.6%)遗留长期神经系统障碍。11例(14.5%)患者的动脉瘤立即完全闭塞,65例(85.5%)患者的动脉瘤持续充盈。尽管如此,没有患者发生靶动脉瘤再出血。62名患者(81.6%)的90天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临床结果良好。在71名幸存者中,64/67名患者(95.5%)在3~6个月的血管造影随访中观察到动脉瘤完全或接近完全闭塞,所有病例在12个月时进行评估。5名患者(6.6%)在随访期间死于与手术或新出血无关的疾病。

最终作者认为,血流导向是治疗急性破裂动脉瘤(经过筛选)的有效方法。尽管FDS植入后动脉瘤立即闭塞的发生率较低,但该装置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作者的经验证实没有动脉瘤再破裂,延迟完全闭塞的发生率高,与使用其他技术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