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跟着“国家队”学常见疾病诊疗
本期内容将通过分期及临床表现,诊断流程,BNP/NT-proBNP与心衰诊疗,NYHA心功能分级等多个话题分享慢性心衰分期、分类和分级方面的实用临床经验。
本期作者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朱园园
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多数急性心衰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症状部分缓解,而转入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患者常因各种诱因急性加重而需住院治疗。
为了早期发现和防控心衰,200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心衰分期,共分为4期。
此阶段患者有可能引起心衰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等,但没有任何的心衰临床表现,且所有的客观检查均看不到心脏形态的变化和功能的异常。
此阶段患者有客观的心衰证据,也就是心脏有形态学或功能学的改变,但是没有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此阶段患者有心衰的症状和体征,也有心衰的客观依据,也就是存在心脏的形态学和功能学的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心衰的分期是不可逆转的,心衰呈现不断进展的过程,对每个患者来说,只能停留在心衰某期或继续进展,因此对于每期的心衰患者均需要积极干预。
进入C期也就是临床心衰阶段,患者开始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等。其中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相对特异的症状,其多表现为入睡后2~4小时突发严重程度的憋气,迫使患者坐起站立,“奔向窗户”,症状数分钟内逐渐消退。
心衰的诊断和评估依赖于上述临床表现,以及病史、实验室检查、心脏影像学检查、心功能检查。心衰的诊断流程见图1。
图1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疗流程
首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判断有无心衰的可能性。
然后,通过脑钠肽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明确是否存在心衰,再进一步确定心衰的病因和诱因,除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之外,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甲功、心肌核素显像、心脏磁共振等有助于心衰的病因和诱因寻找,心衰的常见病因见图2。
最后,还需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以及是否存在心衰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图2 心衰的常见病因
利钠肽系统在心衰的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及心衰预后指导上发挥重要作用。
B型利钠肽(BNP)是神经内分泌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激素,主要由心室合成,随心室容量扩增及压力负荷反应而分泌,其具备诸多“抗心衰”生理活性。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脏排钠排尿(肾性机制);
促进血管舒张、抵抗血管收缩(血管机制);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神经内分泌机制)。
其产生过程见图3,可见BNP的产生以1:1的比例伴随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产生。
图3 利钠肽产生过程
BNP及NT-proBNP虽生理活性不同,但均可作为心衰标志物,用于心衰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
血BNP及NT-proBNP浓度增高已成为公认诊断心衰的客观指标。如BNP<100 ng/L或NT-proBNP<300 ng/L,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
如BNP<35 ng/L或NT-proBNP<125 ng/L,通常可排除慢性心衰,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急性心衰低。
NT-proBNP通过肾脏排泄,其诊断急性心衰时所要达到的水平应根据年龄和肾功能进行分层。
50岁以下的患者NT-proBNP水平应>450 ng/L,50岁以上应>900 ng/L,75岁以上应>1800 ng/L,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时应>1200 ng/L。
心衰治疗过程中BNP或NT-proBNP持续走高,提示预后不良。
但需要注意应用沙库巴曲治疗的心衰患者,因沙库巴曲的作用机制是抑制BNP降解,从而促使其发挥抗心衰的生理活性,因此服用沙库巴曲的患者不再通过BNP水平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
确诊心衰后,寻找心衰背后的病因固然重要,但我们也可以先根据超声心动图表现将心衰分为以下3大类: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其诊断标准见表1,每类心衰的治疗策略有所不同。
表1 心衰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诊断和治疗慢性心衰的患者过程中,我们经常用到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
患者活动不受限,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明显的气促、疲乏或心悸。
患者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如快速步行、做拖地等家务、骑自行车)可引起明显的气促、疲乏或心悸。
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可无症状,轻于日常活动(如钓鱼、散步、做洗碗等家务)即引起显著的气促、疲乏、心悸。
休息时也有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均会引起不适。治疗过程中NYHA分级恶化与心衰预后不良相关。
明日话题将围绕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地高辛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心衰常用治疗药物的用药经验,做一总结、分享。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追上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明!天!见!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版权所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