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磨玻璃结节的随访一直是肺结节的热点问题。
肺结节按照密度分类,可以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亚实性肺结节又包括纯磨玻璃结节(pGGN),还有混杂性结节(mGGN),也称部分实性结节,表现为间质样改变,中间实性,周围是磨玻璃样。
为什么会有磨玻璃结节?
A:正常肺泡;B:肺泡腔的部分充盈;C:实质性间质和肺泡壁增厚异常;D:异常的肺泡间隙以及异常的间质和肺泡壁
磨玻璃结节比较特殊,它有自己的影像病理基础。正常的肺泡(上图A)通过CT照出来有很好的透光度。当肺泡腔被脓液、水肿液、出血、炎症或细胞填充,也可以是肺泡腔相关疾病(肺泡填充)或肺间质病所致,还可以是增厚的间质或肺泡壁,照出来的CT表现就是磨玻璃结节影。
所以磨玻璃结节和其他的实性结节的影像病理基础是有区别的。这样一来,磨玻璃结节可以是炎性改变,也可以是间质性改变,还可以是细胞增生的癌前病变,甚至是早期腺癌的表现。
磨玻璃结节影的重要特征
分叶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牵拉征,对肿瘤的诊断特别有意义。
磨玻璃结节影如果出现实性成分,一定要提高警惕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陈良安教授提到,磨玻璃结节影可以是一个动态变化,刚开始可以是磨玻璃结节,逐渐有实性成分出现,最后实变。
我们来看一个病例
46岁的黄叔叔在2017年体检的时候发现右下肺结节,之后每年做一个胸部CT随访观察,结节逐渐发生变化。
从2017年~2020年的随访动态观察,一开始是磨玻璃结节,后来逐渐变实、变大,到2020年感觉实性成分明显增加。经过综合分析,黄叔叔在2020年9月15日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结果为右下叶肺浸润性中分化腺癌。
为什么黄叔叔随访了4年多才做手术呢?会不会耽误病情?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什么样的病人适合随访?
结节的恶性概率评估
国际上基本是根据病人的危险因素、临床因素、Biomarker(生物标志物)、影像特征进行恶性概率的模型评估,如果是低风险(恶性概率<5%)则CT随访观察动态变化;中风险(恶性概率5%~65%)需再评估明确CT随访、非手术活检或手术切除;高风险(恶性概率>65%)可进行手术切除。
磨玻璃结节影随访会有哪三种结果?
基本上磨玻璃结节影随访是这几种结果:
1)结节没有变化;2)实性成分增多;3)结节消失。
陈良安教授指出,后两种都比较好处理,关键是没有变化的磨玻璃结节影,而且没变化占比83%,下一步该怎么办?
国际上建议,结节大小<3cm,磨玻璃结节影>50%的时候,要观察3个月:
1)如果是纯磨玻璃结节持续存在,结节实性成分≥5mm可以手术;大小≥15mm,要密切观察或者手术;如果稳定至少要观察3年。
2)如果是部分实性结节持续存在,实性成分≥5mm可以手术;如果大小≥15mm可以手术。
在CT随访时,如果发现病灶大小无变化、实性成分增多,或病灶缩小、出现实性成分的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随访时间来说,文献和指南都有明确说明,但实际上磨玻璃结节从开始到后面也可以好多年不变化。随访间隔时间还要结合实际,具体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决定。
来源:看呼吸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