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抗过敏性药物通常指抗组胺H1受体药物,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
第一代代表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赛庚啶、羟嗪等。由于其易透过血脑屏障,具有镇静作用,与组胺H1受体结合缺乏选择性,不良反应较多。
第二代抗组胺H1受体药又称为非镇静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依巴斯汀等。该类药具有H1受体选择性高、无镇静及抗胆碱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抗组胺H1受体药物在治疗儿童过敏性疾病、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好。但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应注意诸多细节问题:如适应证的选择、治疗方案的制定,尤其是疗程的确定等等。
第一代抗组胺H1受体药因其较强的镇静作用,受体选择性差等缺点,目前不推荐用于儿童首选。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因其具有亲脂性低、镇静作用小、几乎无抗胆碱作用的优点,而成为儿童用药的首选。
第二代抗组胺药的镇静作用略有差别,西替利嗪较氯雷他定和非索非那定稍高,且氯雷他定对脑电波无显著影响。针对412例12~30月龄患儿为期24个月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用氯雷他定安全性良好,与安慰剂相比,包括嗜睡在内的不良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过敏反应会降低儿童的学习能力,氯雷他定治疗能够减轻这种影响作用,而苯海拉明则加重该影响。多数第二代抗组胺药药品说明书提示只能用于≥2岁儿童。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指出:1~2岁幼儿应用氯雷他定糖浆,>6个月幼儿使用西替利嗪及氯雷他定是安全的。<6个月婴儿则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来源 基层医界
换药后剂量怎么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