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laudin18.2 CAR-T细胞治疗胃肠道肿瘤疗效丨肿瘤研究展播

2025-03-21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Claudin18.2-specific CAR T cells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phase 1 trial final results(Claudin18.2 CAR-T细胞治疗胃肠道肿瘤:I 期临床试验最终结果)

发表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IF(2024):58.7]

通讯作者:沈琳 张小田 李健 齐长松

主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推荐理由


在临床试验中,针对claudin18.2的自体CAR-T细胞,satri-cel/CT041,正在被研究用于治疗胃肠道癌症。CT041-CG4006试验的中期结果已于2022年6月发布。2024年最终结果显示,Satri-cel/CT041在CLDN18.2阳性晚期胃肠道癌症的重度预处理患者中显示出有希望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有效性。


研究简介


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标签、单臂Ⅰ期试验,纳入CLDN18.2阳性(定义为≥40%肿瘤细胞膜染色强度≥2+)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主要终点为首次输注后4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终点包括细胞代谢动力学、12个月安全性及抗肿瘤疗效。研究分为剂量爬坡(n=15)和剂量扩展阶段(n=83),后者包含4个队列:队列1为标准治疗失败患者接受CT041单药治疗(n=61);队列2为联合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n=15);队列3为GC/GEJ一线治疗后序贯治疗(n=5);队列4为既往CLDN18.2单抗失败患者(n=2)。


2019年3月26日至2022年1月21日,共98例患者接受至少一次CT041输注,其中GC/GEJ 73例,胰腺癌10例,肠癌8例,胆道肿瘤4例,其他3例。中位随访32.4个月时,90例靶病灶患者中70例出现肿瘤消退,总缓解率(ORR)42.2%,疾病控制率(DCR)91.1%。队列3(GC/GEJ序贯治疗)4例患者ORR和DCR均达100%,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期和中位总生存(mOS)期分别为15.2个月和16.4个月。队列4(单抗失败患者)2例中1例部分缓解(PR),1例疾病稳定(SD)。GC/GEJ单药治疗组(n=59)中,51例靶病灶患者ORR和DCR分别为54.9%和96.1%,mDOR为6.4个月,mPFS期和mOS期分别为5.8个月和9.0个月。


亚组分析显示,CLDN18.2高表达(≥70%肿瘤细胞膜染色强度≥2+)患者mPFS显著优于低/中表达者(7.1对4.2个月,P=0.00257);肝转移(3.9对7.1个月,P=0.0327)和骨转移(3.1对7.5个月,P=0.0009)患者mPFS期显著缩短。无肝/骨转移的高表达人群mPFS期(8.4对3.7个月,P<0.0001)和mOS期(13.1对6.3个月,P=0.0028)显著延长。


安全性方面,首次输注后28天内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毒性(DLT)或远期并发症,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96.9%,均为1~2级,无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或治疗相关死亡。8.2%患者出现胃黏膜损伤,考虑为中靶脱瘤毒性。


CT041/satri-cel在晚期消化道肿瘤中展现良好安全性及显著疗效,尤其在GC/GEJ患者中具有临床价值。CLDN18.2高表达、无肝/骨转移患者生存获益更显著。研究支持CT041作为GC/GEJ的潜在治疗选择,并为提前单采策略提供初步依据。


作者简介


齐长松教授
通讯作者

北京肿瘤医院一期临床病区 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实体瘤细胞免疫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和个体化治疗。

北京市医管局“青苗”人才

北京大学优秀青年医师、临床科学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委员、秘书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胃癌防治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胃肠外科学分会委员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编委

《Health Care Science》青年编委


李健教授
通讯作者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消化肿瘤内科行政副主任、GCP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行政副主任、GCP中心副主任

主要学术方向:基因分型指导下的消化道肿瘤个体化药物治疗与多学科治疗

责任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著3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10本

主要学术团体任职: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大肠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青委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肝转移学组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MDT专委会常委兼青委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软组织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结直肠疾病杂志电子版》编委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肿瘤临床与研究》编委


张小田教授
通讯作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副院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 执行院长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消化系统肿瘤(胃癌)防诊治一体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首届国家杰出医师

北京市“登峰”人才培养计划团队负责人

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PI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理事  胃癌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等

中国抗癌协会 理事 肿瘤信息化管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等

中国女医师协会 临床肿瘤学专家委员会 秘书长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 胃癌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致力于推动我国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精准诊疗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牵头临床研究推动10种药物/方案进入临床实践,获批专利10项;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JAMA、Nature、Lancet、JCO等主刊/子刊发表文章33篇,总影响因子447分,单篇最高引用371次;撰写指南27项, 24项研究改写33项国内外指南。


沈琳 教授
通讯作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学者、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慢病专项首席科学家

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病区主任

实体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历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临床肿瘤专业委会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与转化研究、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整理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