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化疗药护理小贴士:吉西他滨

2025-08-15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非原创

吉西他滨是一种抗代谢类化疗药物,化学结构与细胞代谢所需物质相似,可“伪装”参与DNA合成过程,使DNA键断裂或复制失败。吉西他滨通过干扰癌细胞DNA合成与修复抑制肿瘤生长,常与其他化疗药物或放疗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适应证:


1. 局部晚期或已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


2. 信迪利单抗和铂类化疗适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3. 局部晚期或已转移的胰腺癌; 


4. 吉西他滨紫杉醇联合,可用于治疗经辅助/新辅助化疗后复发,不能切除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


常见方案有:


吉西他滨单药


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


吉西他滨+顺铂


吉西他滨+卡培他滨


吉西他滨+紫杉醇


吉西他滨+卡铂


此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反应

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下降,血小板及血红蛋白下降。主要的症状是乏力,头晕,纳差等反应。


我们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防:适当吃鸡蛋、鱼肉、瘦肉等,多食新鲜果蔬,每周查2~3次血常规,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预防感冒的发生。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注意手部及饮食卫生。


胃肠道反应

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泻。


护理措施:


(1)恶心、呕吐:通常在化疗前已给予止吐药物预防,如出现恶心呕吐,可加用止吐药物对症处理。化疗期间宜食高蛋白、低脂、高热量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禁食辛辣及刺激的食物。


(2)腹泻:注意监测24小时内腹泻的次数,次数较少的时候可继续观察,如果次数较多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泻药;同时需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详细见往期链接:一种“滑翔”的感觉--腹泻


肝脏转氨酶升高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吉西他滨在体内代谢时,可能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过程,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也可能通过影响肝脏的血液循环、免疫反应等间接途径,引发肝功能损害。多数患者表现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胆红素升高等。


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黄疸、腹水等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


护理措施:


(1)定期检查:在使用吉西他滨期间,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ALP、胆红素等,一般每1-2周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


(2)症状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黄疸、腹水等症状,以及皮肤巩膜有无黄染、肝区有无疼痛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营养均衡: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4)避免刺激: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精等对肝脏有损害的食物和饮品,以免加重肝脏损伤。


血尿或蛋白尿

约50%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和蛋白尿。


护理措施:使用药物期间定期监测肾功能及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使用,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根据医嘱调整使用剂量。


过敏

约25%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10%的患者出现瘙痒,少于1%患者可发生支气管痉挛。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皮肤情况,如出现皮疹、瘙痒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


(2)皮疹及皮肤瘙痒时,每日用温水沐浴,避免长时间泡浴,沐浴后轻擦干皮肤,禁止涂抹含乙醇类或香料类润肤乳,使用温和的保湿霜,避免干燥。


(3)穿宽松、柔软、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出门穿长裤或戴宽檐帽等避免阳光直晒。


(4)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氢化可的松软膏等药物。


注意!

若皮疹面积超过30%,或伴有破溃、瘙痒症状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剂量调整或停药、加强抗过敏治疗、抗感染治疗等。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