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
点我一键到达清单列表
过敏性鼻炎(或称变应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都属于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二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诸如“患有过敏性鼻炎是不是一定会发展为哮喘?”之类的疑问。
今天我们将走进这两种疾病,深入了解和认识它们。
01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接触过敏原(比如尘螨、花粉、动物皮毛等等)后鼻黏膜出现的非感染性慢性炎症,表现为打喷嚏、清水鼻涕、鼻痒、鼻塞等,还会出现嗅觉减退、眼痒、结膜充血等表现。
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过敏学会过敏性鼻炎诊断与治疗指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过敏性鼻炎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困扰着全球10%~40%的人口。
在中国,成人过敏性鼻炎的标准化患病率从2005年的11.1%上升到2011年的17.6%。
02
过敏性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
过敏性哮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型,占成人哮喘一半以上,在儿童哮喘中更高达80%以上。
世界各地大多数流行病学调查均显示,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美国的研究提示,过敏性哮喘占哮喘的62.1%~78.8%。我国流调显示,哮喘和/或鼻炎患者中有72.1%至少有1种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
我国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研究联盟(CARRAD)研究报道,成人哮喘患者中至少一种过敏原阳性的比例分别是65.4%和75.4%。2010年我国流调显示70%的患儿为过敏性哮喘。
03
同一气道,同一疾病
以往认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是两种独立的疾病。二者解剖位置不同,分别位于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从诊断到治疗也基本上是独立进行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是同一气道内的同一种持续性炎性疾病。
1997年,美国的Grossman更明确提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One Airway,
One Disease)的观点,以强调上下呼吸道疾病整体性的重要性。
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在免疫学发病机制上非常相近,致敏原可分别在上下呼吸道激发相似的组织病理学反应,鼻腔和支气管黏膜均有大量表达Th2细胞因子的辅助性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同时产生的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趋化因子和缓激肽等炎性介质,在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引发相似的炎性反应过程。
因为二者的发病机制相似,所以它们的治疗便有关联性。
除了避免过敏原之外,在治疗哮喘时必须同时兼顾过敏性鼻炎。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症状改善的同时,哮喘症状、肺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都有改善。
作用于鼻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下呼吸道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哮喘症状的控制应该是由于鼻炎症状的改善引起。
第二代抗组胺药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不但可以治疗过敏性疾病,还能减少呼吸道病毒感染和喘鸣次数,在哮喘的二级预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预防和早期治疗过敏性鼻炎不仅有助于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病情,而且有助于阻止哮喘的发生或减轻其发作程度。
04
总结
综上所述,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二者在发病机制方面的关联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常相互借鉴。
明确二者的密切关系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治疗哮喘的同时应该考虑到针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治疗过敏性鼻炎也应当与治疗哮喘一样,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并防止过敏性鼻炎诱发或加重哮喘。
来源: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 作者 霍凯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