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目前我国儿童药品剂型缺乏,规格较为单一。
为了获得合适的给药剂量,儿科临床实践中经常需要对药品进行分剂量调配,如需服用1/3片、1/4片、1/2片、2/3片、3/4片、1/8片、1/10片等情况。
下面小编整理了片剂常用分剂量方法及常用药物临时调配成口服液制剂的方法:
1.片剂分剂量的常见方法
有研究提示徒手或者简单工具如剪刀这两种方法分劈的片剂几乎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剂量,重量差异较大,同时还有不同程度的片重损耗。
相对而言,使用药片切割器进行分劈操作可以提高片剂分劈的准确度。磨粉法的重量损失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刀片分割法。
临时调配成溶剂型药品使得剂量使用更加灵活且易于吞咽,适用于婴幼儿或有吞咽困难的人群。但需考虑药物溶解度、溶媒、液体稳定性等因素。
2.常用药物临时调配成口服溶液的方法
注:《中国药典》规定药物溶解度:易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10ml中溶解;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30ml中溶解;不溶系指溶质1g(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
药师提醒:
1. 对于必须临时调配成溶液剂型的药品,可先通过《中国药典》、《马丁代尔药物大典》等查询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等资料,再选择合适的溶剂配置。
2. 对于不适宜分剂量的药品(如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等),严禁分剂量。
3. 因分剂量存在给药剂量不准确、药品稳定性下降等风险,需加强对分剂量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有效性评估,确保用药安全。
4. 在劈片、磨粉等分剂量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职业暴露,需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来源 昆华药师 作者郭吉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