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春风得意,盛会再启|2024全国乳腺癌大会暨CSCO BC年会首日精华,不容错过!

2024-04-18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人间最美四月天,值此春意盎然之际,2024全国乳腺癌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年会于4月12-13日在北京如期召开!全国各地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国际领军专家汇聚一堂,共研热点问题,共话前沿进展,共襄中国肿瘤学术盛事!


本次大会内容丰富全面,主题报告精彩纷呈,现场氛围热烈浓厚,一如生机勃勃的春天,为广大乳腺癌临床与科研工作者奉献了一场场高质量的学术盛宴!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程跟进此次大会,为广大读者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会议报道,现特整理大会首日精粹,以飨读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大会主席开场致辞




大会伊始,大会主席、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发表开场致辞,江教授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对各位同道齐聚一堂,参加2024全国乳腺癌大会暨CSCO BC年会表示了欢迎。江教授提到本次会议在每项报告结束后新增了即时讨论提问环节,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充分讨论行业动态,尽情分享学术进展,期待本次会议能够为乳腺癌领域的发展助添动力。




CSCO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代表学会致辞,表示全国乳腺癌大会历经多年发展,已经成长为具有高水平的肿瘤学术盛会,为提高民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加强临床诊疗水平、推进乳腺癌专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次大会汇集国内乳腺癌领域基础、临床以及跨学科的专家学者,极具亮点,预祝大会举办成功!


院士高度,引领前沿
“科学前沿”主题报告







在“科学前沿”主题报告环节,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南京天印山医院秦叔逵教授受邀共同担任主持。


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就“乳腺癌放疗进展与挑战”进行了精彩演讲,于院士引用最新数据表示中国乳腺癌的疾病负担依旧很重,乳腺癌的全程管理是精准的系统工程,而放射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于院士认为乳腺癌的规范诊疗应该“日用而不觉”,对肿瘤的异质性、免疫联合放疗、放疗的模式、肿瘤标志物以及多学科协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了以外科要微创、放疗要精确、内科要精准为具体要求的精准医疗的重要性。

报告结束后,于院士与现场同道就质子治疗技术、放疗的生物精准性、特定患者的辅助放疗策略、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模式、寡转移患者放疗获益以及质子治疗对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模式和优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解答。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院士就“细胞焦亡、炎症和肿瘤免疫”的主题做了报告,强调了针对新靶点、新技术、新药物的“三新”创新模式对满足临床需求的重要性,探讨了抗细菌免疫与抗肿瘤免疫之间的机制联系。结合团队工作,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细胞焦亡与细胞凋亡的区别、细胞焦亡的重要研究历程和进展、介导细胞焦亡的家族蛋白、触发细胞焦亡的天然免疫通路、如何识别细菌-受体等问题,邵峰院士指出,希望基础研究最终能够解决临床问题,为临床提供基础科学支持。

报告结束后,邵峰院士与现场学者就针对细胞焦亡的药物的临床应用、消化道菌群和瘤内细菌水平对抗肿瘤治疗的影响、乳腺癌脑转移基础研究探索以及细胞焦亡在抗肿瘤联合治疗模式中的助力和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院士围绕“肿瘤免疫研究进展”进行了线上主题演讲,他表示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对抗癌症的强有力工具,强调肿瘤免疫与其他方式的联合治疗是抗肿瘤治疗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发现及存在的临床证据进行了系统概述,详细介绍了肿瘤免疫编辑的概念、抗肿瘤免疫的组成、固有免疫治疗和获得性免疫治疗的策略及重要进展。最后,宋尔卫院士分享了肿瘤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并对肿瘤生态学治疗策略做了精彩讲解。


守正创新,探索突破
“新药研发”报告专场







在“新药研发”报告专场,江泽飞教授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共同担任主持。


清华大学医学院陈晓媛教授就“2023年抗肿瘤药审评审批情况”做了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全球和中国创新药临床研究总体趋势、中国创新药IND申请和批准情况、抗肿瘤创新药NDA申请和获批情况以及抗肿瘤药物加速审评情况。2023年中国在获批FIC创新药、获批罕见肿瘤创新药等方面有很多收获,相关工作征求意见得到了业内的热烈讨论,近期出台了很多鼓励和加速创新药研发的利好政策。陈教授认为中国创新药正在走向世界舞台,药物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期待未来有更多中国创新药上市,为抗肿瘤治疗提供助力。


君实生物邹建军博士以“乳腺癌免疫治疗:机遇和挑战”为题做了主题报告,表示免疫治疗是乳腺癌研发的热点之一,机遇和挑战并存。邹博士结合重要临床研究结果,详细介绍了三阴性、HR+/HER2-、HER2+乳腺癌的免疫治疗现状以及联合治疗策略,最佳配伍方案、早期乳腺癌治疗时机、免疫精准治疗、生物标志物等具体问题仍是临床尚未被满足的需求,而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DC、肿瘤疫苗、细胞疗法等新型免疫疗法是未来探索的方向,有望为乳腺癌治疗带来突破。


阿斯利康何静博士针对“乳腺癌抗体偶联药物(ADC)研发历程”进行了汇报,ADC的发展经历了概念诞生、解决异质性和稳定性问题以及新技术和新药物涌现的整体过程,目前已是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今已有8种ADC药物正式获批,并且有超过100种ADC在临床研究阶段。何博士重点介绍了乳腺癌领域ADC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强调探索新靶点、开拓以ADC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策略、优化ADC技术及载荷多样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随后的专题讨论环节,由江泽飞教授主持,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陈晓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以及多位企业代表等嘉宾与现场专家学者就“乳腺癌新药研发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讨论涉及针对靶点、机制、剂型的创新研发、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动态变化的对照组标准治疗以及ADC药物研发等方面,嘉宾们还就乳腺癌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分享了各自的见解。现场讨论氛围热烈,思维火花不断碰撞,成为大会亮点环节之一。


求真务实,笃行致远
“诊疗指南”报告专场







在“诊疗指南”报告专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范志民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余之刚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红教授受邀共同担任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莹教授进行了题为“AI辅助超声在乳腺癌人群筛查中的应用研究”的专题报告,主要介绍AI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以及AI赋能中国乳腺癌人群筛查的开展情况。郑教授所在复旦肿瘤团队自主研发了工作便携式AI辅助实时超声诊断仪,在临床环境证实了AI辅助超声能够有效识别乳腺癌可疑病灶,社区研究中也提示AI辅助超声能够有效提高人群乳腺癌的检出率,有望在大规模人群筛查中应用。


在报告结束后,郑教授与现场同道就AI辅助超声的临床应用、与人工超声的影响、对可疑病灶的识别能力、AI在乳腺癌筛查体系中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付丽教授带来了“乳腺癌精准病理诊断与临床精准治疗及预后评估”的线上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各类型乳腺癌的分子病理特点、复发危险度的分级定义,并结合具体的病例展示了如何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指导和选择。报告的最后,付教授还强调病理诊断是金标准,精准的病例诊断是精准治疗的第一步。


北京协和医院陈蓉教授就“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现状及生育时机的选择”进行了主题报告,指出在重视疗效的前提下,应重视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综合考量生育、性以及全面健康问题,鼓励体育活动,给予心理治疗和恰当的药物干预。这些患者妊娠是安全的,应在肿瘤治疗的同时注意生育力保护及保存。乳腺癌患者的最佳生育时间尚无定论,要结合个体因素综合考虑,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咨询。


报告结束后,陈教授与现场同道就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保护的方法选择、促排卵药物对乳腺癌治疗的影响、相关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内分泌治疗停药间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解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佳艺教授围绕着“多元化模式下乳腺癌的精准放疗”进行了主题演讲,指出短程和超短程放疗证据级别在不断加强,降阶梯治疗体现出了更多的个性化,综合临床因素+多基因模型+治疗反应性的信息更有利于精准筛选低危人群,放疗和外科在区域治疗治疗降阶梯方面需要默契配合,放射装备“重武器”有助于临床治疗的“轻量化”,并且期待有更多乳腺癌患者的局部治疗能够全面降阶梯。


报告结束后,陈佳艺教授与现场的专家学者就质子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前景、放疗在乳腺癌系统治疗中面临的挑战、B51研究的指导意义以及假体放置过程中的放疗策略、TOMO放疗技术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指南引领,规范诊疗
“2024 CSCO BC指南更新解读”专场







在“2024 CSCO BC指南更新解读”专场,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运江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程晶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频教授受邀共同担任主持。


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对新版指南中“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方面的更新要点进行了介绍,新版指南将HER2+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THP×4方案由原Ⅰ级推荐调整为Ⅱ级推荐;备注中,H、P为国内已获批的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及皮下制剂。TNBC方面,将新辅助治疗调整为新辅助化疗及新辅助免疫治疗两个表格进行推荐;免疫治疗中,TP-AC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及TP+PD-1抑制剂纳入Ⅰ级推荐。HR+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方面,注释中新增“CDK4/6i:包括国内已上市的CDK4/6抑制剂,但应考虑辅助治疗的适应证;新增NATALEE临床研究,对符合临床研究的患者可考虑瑞波西利;新增“若阿贝西利治疗过程中因不良反应无法耐受,可考虑换用瑞波西利”。


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对新版指南中“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方面的更新要点进行了介绍。HER2阳性乳腺癌解救治疗方面,新版指南将曲妥珠单抗(H)治疗敏感人群的TH+吡咯替尼证据级别由2A调整为1A;THP方案证据级别由1B调整为1A;HP推荐新增皮下制剂。对于H治疗失败的人群,T-DM1方案由Ⅰ级调整为Ⅱ级推荐,T-DXd由Ⅱ级调整为Ⅰ级推荐;对于TKI治疗失败人群,Ⅱ级推荐中T-DXd证据由2A调整为1A。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春芳教授对新版指南中“HR阳性晚期乳腺癌”方面的更新要点进行了介绍。对于HR+乳腺癌解救治疗,内分泌治疗中,Ⅰ级推荐不再区分不同CDK4/6抑制剂,建议根据患者既往治疗获益、不良反应耐受等情况,选择合理的CDK4/6i;AI+依维莫司的证据等级由2A调整为1A;CDK4/6i失败分层中,Ⅲ级推荐新增AKT抑制剂+内分泌方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对新版指南中“TNBC晚期乳腺癌”方面的更新要点进行了介绍。对于TNBC的解救治疗,基于免疫治疗已成为TNBC人群的重要选择,新版指南将原解救治疗推荐表格调整为解救化疗和解救免疫治疗两个表格;并且基于改变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在解救免疫治疗中,对KEYNOTE355研究及TORCHLIGHT研究进行推荐。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对新版指南中“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方面的更新要点进行了介绍,对于CDK4/6i未经治的HR+/HER2表达乳腺癌,新版指南对内分泌治疗+CDK4/6i进行了Ⅰ级推荐,证据等级为1A;在CDK4/6i经治的HR+/HER2低表达乳腺癌,新版指南对T-DXd进行Ⅱ级推荐,证据等级为1A。







各项主题报告结束后,大会迎来了“2024 CSCO BC指南巡讲启动”环节。在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共同见证下,“2024 CSCO BC指南巡讲”项目正式启动!


热点探讨,碰撞火花
分会场精粹


第一天,大会还设立了“女性健康和职业发展”特别专场。大会主席江泽飞教授邀请多位女性专家针对职业女性的身心健康和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女性从业者的职业感悟,会场气氛热烈,与会者收获斐然。


精彩不断,待续未完
大会首日总结



特别环节“时光故事会”的动人旋律和感人讲述中,大会暂时落下了帷幕,大会首日的报告及讨论内容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第二日,大会将继续围绕名家视角、转化医学、分类治疗、人工智能和数字医疗生态以及乳腺癌护理和个案管理等话题呈现精彩内容,精彩会议报道,敬请期待!


审阅 | 大会主席 江泽飞教授

编辑 | 中国医学论坛报 胡岳 桂晶晶 刘芊

照片 | 摄影师 苏彦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