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肝移植术后又罹患胃癌,他却说自己很“幸运”……

2021-09-15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肝移植术后又罹患胃癌,他却说自己很“幸运”……


“生活和我开了两次残酷的‘玩笑’,是他们给了我两次新生命!”

9月6日,术后一个多月,满怀着感激之情的黄先生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孙益红教授门诊复诊,恢复良好的他无比感慨:“生活和我开了两次残酷的‘玩笑’,幸运的是,中山医院的这群好医生、好护士给了我两次新生命!”


微信图片_20210910142654.jpg

黄先生术后一个多月复诊


肝移植患者又罹患胃癌 

高难度手术“怎么破”? 

10年前,家住福建莆田的黄先生抱着最后的希望,慕名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樊嘉院士的门诊求助。


黄先生有30年慢性乙肝病史,并逐渐进展为肝硬化、肝癌。


仔细检查、研判病情后,樊嘉院士明确了为其实施肝移植手术的可行性。


2011年8月,由樊嘉院士和周俭教授主刀,黄先生在上海接受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病肝中被切除的4个肿瘤中,最大的有6.0×5.0×5.0 cm。


术后黄先生恢复得很好,十年间生活几乎与正常人无异,然而命运又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2021年,他因胃部不适在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个1.5×1.5 cm的深溃疡,病理报告显示为胃窦腺癌!由于手术难度大、对医院多学科协作水平要求很高,当地医生建议黄先生转至上级医院就诊。

钢丝上行走,穿越“激光阵”

多学科团队为生命保驾护航

“我决定还是去上海中山医院,这里的医疗技术和服务都让我很放心!”


7月13日,黄先生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孙益红教授的专家门诊。孙教授仔细询问了黄先生的病史后,对其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肝移植术后又罹患胃癌,患者是否可以耐受手术?如何确保手术安全?由孙教授牵头,联合普外科、肝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介入治疗科、放射诊断科专家的多学科团队经过讨论,认为尽管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风险高,但患者胃癌诊断明确,根治性手术仍然是目前的首选治疗方案,建议限期进行手术治疗。


可以手术治疗的好消息为黄先生和家人带来了一线曙光。然而诊疗过程犹如在钢丝上行走:由于黄先生此前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免疫抑制剂,感染风险较高,围手术期间需要重新调整药物并进行抗感染治疗,平衡移植后免疫排斥风险和围术期感染风险,并尽量减少肝肾损伤。黄先生在普外科病房入院后,普外科又请了肝肿瘤外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为其进行会诊;肝肿瘤外科贺轶锋副主任医师、麻醉科陈婉南主治医师为其调整了围手术期用药,努力将手术风险控制在最低。


7月27日,孙益红教授和肝肿瘤外科王晓颖主任医师带领手术团队为黄先生进行胃癌切除手术。由于曾做过肝移植手术,患者腹腔内粘连严重导致解剖关系改变,手术中需要精准地分离肝门部的粘连,避免损伤和肝脏致密粘连的结肠和十二指肠,还需要注意保护胆总管、门静脉和肝动脉……3个多小时的手术如同穿越“激光阵”!在普外科和肝肿瘤外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下,手术顺利,患者恢复较好,术后翌日就可下床活动、第二天拔除胃肠减压管、第六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第七天拆线出院!


术后一个多月,孙益红教授为黄先生开出了“康复处方”,叮嘱他注意饮食,适度锻炼。“还是要感谢中山医院的好医护,我现在状态很好!黄先生说道。

微信图片_20210910142658.jpg


来源: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肿瘤防治中心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